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如何陈述论文《民营企业家族制的财务管理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24-07-04 05:37:43

如何陈述论文《民营企业家族制的财务管理问题探讨》

会计一、综合选题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创新问题的探讨 关于绿色会计理论的探讨 关于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探析 关于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探讨 关于合并报表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关于中西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 股票期权会计处理问题的探讨 关于企业会计政策若干问题的研究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研究 现金流量表分析与运用的研究 合并会计报表合并理论的比较研究 绿色会计若干问题的原因及探讨 关于或有事项若干问题的研究 财务会计报告体系问题的研究 社会责任成本问题研究 企业社会成本问题研究 关于企业合并会计问题研究 新制度经济学对现代会计的影响分析 中国会计中介商业贿赂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问题研究 企业年金会计问题研究 关于财务呈报若干问题的研究 对商誉会计的探讨 中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的研究 无形资产会计计量研究 合并理论与方法探讨 信息时代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管理研究 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方法)研究 企业改制过程中的财务问题研究 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与企业业绩评价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机制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 债转股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企业综合效绩评价指标的研究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的研究 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论责任会计的激励职能及其实现 股利分配政策研究 财务风险与财务预警系统 MBO对财务的影响与信息披露 财务预测管理与创新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研究 并购融资方式及其风险防范 公司治理评价问题探析 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上市公司董事会业绩评价问题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 基于投资者视角的经营业绩评价 基于债权人视角的经营业绩评价 内部管理业绩评价若干问题 基于战略的预算管理体系 企业集团战略与预算管理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特殊性研究 资金集中控制模式探讨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组织构建探讨 如何规避财务活动中的风险 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投资决策方法的比较及运用 财务比率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股利政策探讨 政府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 财务控制体系探析 跨国关联企业产权定价问题研究专业选题:1、我国会计理论体系的探讨 2、中外会计报告比较及启示3、关于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研究 4、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5、关于人力资源会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6、企业会计政策及其选择问题的探讨7、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 8、试论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 9、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探讨 10、中西方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 11、合并会计报表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12、试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构建13、关于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探讨14、试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 15、关于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的研究16、关于中国会计法规建设问题的探讨 17.高等会计教育改革问题探讨18、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会计监督19、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20、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21、试论会计学科体系的构建22、债务重组会计研究23、税务会计问题研究24、经济环境与会计计量模式25、论现代会计的发展趋势26、应收账款风险的衡量与防范27、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研究28、所得税会计问题研究29、存货计价方法比较研究30、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31、关于金融资产会计的研究32、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问题的研究33、新准则研究和开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国际趋同以及影响分析34、商誉及其会计处理的研究35、会计环境及其对会计理论与实务影响的研究36、我国会计国际化和科学化的研究37、会计国际化问题的研究38、对当前会计目标研究的思考39、会计要素理论的发展及其对会计确认的影响40、权责发生制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41、企业现金流量指标与利润指标的效用比较分析其他题目:1、 企业剩余产生的各生产要素贡献和分配2、 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问题研究3、 关于国有企业岗位工资的思考4、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会计学思考5、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可行性研究6、 我国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现状及对策7、 我国民营企业收入分配现状及对策8、 企业人力资源的确认、计量与收入分配设计9、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博弈分析10、 企业薪酬制度改革设计11、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创新研究12、 基于EVA的经营者年薪制13、 风险型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研究14、 期权激励理论与我国的实践15、 企业员工持股会计处理探析16、 基于按要素分配的科技型企业薪酬制度探讨17、 基于财务视角的企业收益内部分配管理18、 国有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的选择与创新19、 我国股票期权问题研究20、 企业收益分配制度对企业的效率影响研究21、 经营者薪酬与企业绩效22、 薪酬激励与管理者会计行为的选择题目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创新问题的探讨 关于绿色会计理论的探讨 关于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探析关于合并报表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问题的探讨 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假设探讨 论期后会计事项的种类及披露方法 关于强化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问题探讨 关于中西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 关于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思考 股票期权会计处理问题的探讨 关于企业会计政策若干问题的研究 关于或有负债会计问题的探讨 所得税会计相关问题的探讨 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论成本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 关于推行责任成本制度有关问题的探讨 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探讨 论标准成本制度在我国应用的探讨 变动成本计算与制造成本计算模式相结合问题的研究 定额法的应用及其改革问题的研究 班组经济核算的研究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研究 现金流量表分析与运用的研究 合并会计报表合并理论的比较研究 标准成本制度下成本分析的研究 试论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管理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成本会计改革方向 市场经济体制下降低成本途径的研究 我国成本分析现状与改革思路 产品质量成本核算的探讨 产品质量成本控制的研究 产品质量成本分析的探讨 现代企业制度与班组经济核算 关于作业成本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我国成本管理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关于研究与开发成本核算的探讨 环境会计若干问题的研究 绿色会计若干问题的原因及探讨 关于或有事项若干问题的研究 财务会计报告体系问题的研究 社会责任成本问题研究 企业社会成本问题研究 关于企业合并会计问题研究 关联方合并问题研究 企业改制过程中的财务问题研究 财务呈报与财务监管 会计欺诈案例分析 中期报告的可比性研究 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关于财务呈报若干问题的研究 对商誉会计的探讨 关联方相关问题的探讨 会计监管若干问题的研究 中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的研究 中国会计国际协调若干问题的探讨 现代审计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之研究 审计假设、审计准则与审计责任的界定 试论政府审计在财政监督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趋势 我国国家审计模式重构的探讨 我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关系研究 国际银行业内部审计的现状、趋势和启示 审计风险模型探讨 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问题与对策 抽样风险及其防范 制度基础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审计职业道德研究 期后事项的种类及其审计 论或有负债的审计 企业法定代表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及审计方法 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政府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独立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与对策 论保证服务 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战略 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研究 舞弊审计探讨 会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关注 审计执法环境研究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研究 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研究 分析性程序的应用 关联交易、利润操纵及其披露与审计 论审计执业环境建设 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研究 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审计的基本程序研究 注册会计师市场规范与管理研究 我国会计咨询服务体系研究 绩效审计研究 审计环境变化对舞弊审计的挑战 具有中国特色审计体系研究 国家审计与现代企业制度研究 保证我国审计独立性与权威性研究 审计重要性研究 审计风险研究 经营审计与会计报表审计的区别与联系 企业风险基础审计框架 中外内部审计之比较 计算机环境下审计风险的特征与对策研究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研究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关系研究 审计目标与委托人认定之研究 论注册会计师专业判断及其影响因素 上市公司审计重点管窥 论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的矛盾与对策 论独立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改善 审计风险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策分析 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论注册会计师职业发展的动因与改革发展方向 企业风险管理与审计 风险管理得测试与方法的审计 重要性理论在风险审计中的应用 对COSO内部控制框架的质疑 COSO—ERM框架评析 内部控制发展研究 内部控制评价研究 ERM在CPA审计中的应用研究 CPA非审计服务研究 CPA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风险导向战略系统审计研究 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 关于中国独立审计准则若干问题的思考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与企业业绩评价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机制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 债转股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企业综合效绩评价指标的研究 或有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的研究 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论责任会计的激励职能及其实现 股利分配政策研究 财务风险与财务预警系统 MBO对财务的影响与信息披露 财务预测管理与创新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研究 并购融资方式及其风险防范 公司治理评价问题探析 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上市公司董事会业绩评价问题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 基于投资者视角的经营业绩评价 基于债权人视角的经营业绩评价 内部管理业绩评价若干问题 基于战略的预算管理体系 企业集团战略与预算管理 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关系探讨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特殊性研究 资金集中控制模式探讨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职能探讨 独立懂事独立性探讨 加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必要性探讨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组织构建探讨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产评估的作用 当前资产评估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资产评估报告规范问题的研究 收益法运用问题研究 资产评估准则研究 国有企业改制中资产评估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资产评估中的若干问题 机器设备抵押评估需注意的若干问题 房地产评估中存在问题的探析 资产评估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无形资产的辨识、把握与价值量化研究 企业商誉评估研究 商标权评估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债权性资产评估方法的探讨 人类资源评估研究 网络评估初探 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研究 资产评估报告相关问题研究 资产评估理论体系研究 资产评估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资产评估方法体系研究 债务重组中的资产评估问题 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分析与评价 流动资产审计与评估的联系、矛盾与解决办法研究 资产评估方法国际比较研究 资产评估管理体制研究 如何规避财务活动中的风险 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方法比较 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与制造成本法关系探析 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研究 投资决策方法的比较及运用 标准成本制度在我国的应用 战略成本动因理论探索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研究 财务比率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股利政策探讨 政府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 财务控制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业绩评价方法探索 政府财务报告改革研究 论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 概念体系研究 政府财务报告国际比较研究 中西方政府会计核算模式比较 政府会计确认基础改革研究 房地产抵押评估需注意的若干问题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问题研究 完善资产评估法律法规体系研究 政府财务报告研究 政府财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国际比较 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实施问题研究 论互联网条件下的会计工作变革 电子商务条件下会计工作的变革趋势 计算机应用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措施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分析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措施与方法 会计电算化深入发展问题研究 电算化财务管理软件的设计技术探讨 加强我国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研究 计算机会计舞弊现状及其对策 审计电算化研究 用ACCESS建立会计业务处理模型 用EXCEL建立会计业务处理模型 论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关系 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方向探讨 试论会计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对会计的新要求 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电算化条件下会计内部控制技术的探讨 论现有财务软件的管理功能及其扩展 对我国现行财务软件的功能透析 我国管理型会计软件开发与应用现状分析 会计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论会计信息系统标准数据接口的规范问题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 国际企业管理软件的发展历程及对我国的启示 电子商务时代的企业管理软件 现代企业与ERP 网络财务会计问题 网络时代会计信息系统的适应性改进 网络财务的特点 网络技术在企业财务中的应用 电子联机实时报告对会计的影响 互联网上发布会计报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 网络时代的会计信息特征 会计电算化对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影响与要求 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社会审计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虚拟会计事务所 论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用EXCEL建立财务管理模型 电子商务对会计的挑战 电子商务下会计发展的新趋势 论提高电算化条件下财会管理水平 论电算化会计工作组织与岗位分工 加强电算化会计基础工作 实现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其他子系统的数据共享 论会计核算电算化向企业信息化过渡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评介 论网络环境下的财务管理 论ERP与企业生产过程重组 知识经济时代对财会人员的素质要求 财务软件的安全功能分析 论软件系统开发方法 国内财务软件发展新趋势 论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 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 论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与功能 论计算机审计的主要功能 论会计工作为何利用Internet 国内主要商品化会计软件功能比较 优化业务流程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 ERP系统环境中财务会计工作的变化及应对研究 ERP系统环境中财务管理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财务会计系统与企业ERP其他系统的数据联系分析 ERP系统中会计与业务的协同处理研究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改善和加强会计内部控制研究 企业信息化环境中财务管理预测分析内容与作用研究 网络应用的深化对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电子表格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的研究 互联网条件下会计信息资源应用的研究 ERP系统实现财务与业务协同的研究 网络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的研究 网络经济对会计基础理论的影响 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舞弊及对策研究 网络财务安全策略研究 论IT环境下会计的发展趋势 从ERP实施角度看企业业务重组必要性的研究 财务信息化与财务控制研究 互联网时代财会人员素质要求研究 网络财务在ERP系统中的核心地位研究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的关系分析 无形资产涉税问题的研究 保险业分析及其保险综合经营研究 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及对策研究 企业融资机制浅析 我国增值税征收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与启示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的评析和选择 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相关问题的探讨 会计舞弊的识别与治理 当代管理会计的新发展——作业会计 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探讨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浅析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分析 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讨 公允价值初探 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分析 企业战略性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运用研究 我国独立审计市场现状及发展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 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比较分析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探讨 浅谈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浅析企业物流成本管理 浅议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建立有效的公司管理机制 资产减值准则在遏制上市公司利润操纵中的作用 现代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治理对策研究 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规范的探析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运用研究 会计利润与应纳所得税额的差异分析 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以****为例 浅析新会计准则——所得税准则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 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有关问题的探讨 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分析 浅议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规的关系 浅析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关联企业避税问题分析研究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相关问题研究 我国企业成本控制现状分析及其改进的对策措施 新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研究 从***看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所得税会计的比较探析 新会计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变化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损益表债务法的比较分析 浅谈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新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的比较分析 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预测及其控制 责任会计在国营企业运用的探讨 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及其会计制度建设 关于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思考 新旧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比较研究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研究 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分析 浅谈我国企业所得税及其核算 固定资产减值实施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关于我国企业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 新旧准则下投资纳税调整问题的比较研究 浅析新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准则 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若干思考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和对策探析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问题研究 浅谈如何加强企业往来账款管理 新固定资产会计准则探析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的探讨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我国租赁会计及其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公允价值计量初探 注册会计师验资风险及防范研究 企业会计中资产减值部分的分析与比较 试论会计造假的动因与治理 浅析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 非货币交易会计研究 关于反补贴的会计问题研究 试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应诉国际反倾销的会计探讨 关于新会计准则之无形资产准则的思考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浅析对上市公司审计风险与防范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及治理对策 浅议企业的存货管理 试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浅议企业的现金管理 浅谈应收账款的管理 房地产企业融资策略浅析 对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的探讨 商誉会计问题探讨 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演变及建议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成因及对策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实施障碍及对策 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外购商誉问题探讨 作业成本法在陶瓷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集权模式探讨 浅谈我国企业会计中谨慎性原则的应用 浅析财务比率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非货币性交易新旧准则的差异影响及实施建议 浅谈房地产集团公司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 浅析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关于我国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的初探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成因和防范 高等教育成本核算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质量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财务管理处于企业管理的重要地位,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法制观念差 目前,有些企业的人员尤其是部分领导风险意识差,内部压力不足,财务管理意识淡薄,置相关法律、法规及内部管理制度于不顾,完全按照个人意愿行事。不是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企业人员整体素质、增收节支等途径来实现财务目标,而是通过隐瞒收入、虚列支出,偷逃税款等来增加收入。 (二)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有的企业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较薄弱,内部管理职责不清,如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和标准等尚不健全,有的记账人员、保管人员、及经办人员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有的存在出纳兼复核、采购兼保管等现象。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或因为大多照搬照抄,没有起到实际指导、监督作用,或由于领导者的意识淡薄、财会人员的素质不高,在实际工作中从未认真执行过,致使这些制度形同虚设。实践证明,制度不健全,岗位设置不合理是导致职务犯罪、贪污和挪用公款等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 (三)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低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务工作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财务人员是财务工作的重要承担者,他们的素质、水平、能力将直接影响着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和财务工作质量。一个合格的财务人员应该是经过正规系统的财务知识的培训,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电算化合格证和会计职称证,并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才能上岗。有些企业的财会人员知识结构偏窄,电算化操作技能差,不适应新时期对财会人员的要求,有的是由办公室文员或秘书兼职,甚至个别企业的财务人员,既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有没有取得相应的证书,就通过关系走上了会计岗位,结果连最起码的算账、报账都不懂,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该问题的存在容易造成内部控制乏力,财务核算混乱,导致违法乱纪行为时有发生。 (四)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状况不透明 一些企业由于受内部人为控制因素的影响,会计核算随意性较大,造成财务报表不真实,合并报表往往掩盖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财务会计信息不透明,账实不符,应摊不摊,该提不提,盈亏不实;有的企业年末账面利润看似不少,但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不良资产有增无减,长期挂账,资金运作极度困难,时常难以支付到期的债务 (五)企业缺乏有效的监控体系 多数企业的财务部门以会计核算为主,重核算轻管理,只注重事后核算,事后监督,不能有效地进行事前预测和生产过程的控制、监督。企业内部审计又受领导者控制,在形式上缺乏有效的独立性,外部审计受利益驱动“走马观花”,造成财务监督滞后。 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以上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由人员、内部管理机制等多种因素造成的。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增强全员财务管理意识,做依法行事的公民 企业领导者要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广泛宣传,使员工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通过对《会计法》、《预算法》、《新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企业员工都要遵守财经纪律,摒弃财务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责任这种狭隘的观念,努力增强全员的财务管理意识。财务部门、财务人员更要依法行使职权,认真进行财务核算,严格会计监督,为加强经济管理工作、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目标的实现而服务。 (二)加强财务基础工作 要使财务基础工作规范化,必须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明确划分财务人员的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为了有效监督、控制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按照规定的程序、要求进行,防止差错和舞弊,保证经济业务事项的顺利进行,明确规定经济业务事项、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务保管人员、记账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规定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务保管人员实行职务分离和权责相互制约。 (三)加强财会队伍人员建设,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在二十一世纪,财会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广泛的知识范围,精湛的专业技能,较高的创新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要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国家、企业和财务人员应该多方一齐努力。对于国家而言,一方面应该建立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体系,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如开展与新颁布的会计准则相配套的培训班等,对财会人员进行适时的知识更新;另一方面,严格执行《会计法》关于财会人员在职培训的规定,强制财会人员接受后续教育。对于企业而言,第一,有的放矢地组织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外语、计算机操作及运用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第二,鼓励财务人员参加会计职称考试及相关考试,鼓励财务人员接受学历提高教育,职业培训等,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条件,如对考试合格并取得会计师职称,获通过评审获得高级会计师资格的要进行重用,对获得与本岗位一致的专业更高层次学历证书的给与其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第三,鼓励财务人员思考和创新,为其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创造条件,对企业管理有重大贡献的可以委以重任;第四,对无证上岗的要坚决进行处罚,调离工作岗位;第五,对财务人员德、能、勤、绩进行阶段性考核,竞争上岗,优胜劣汰。根据财会岗位分工,适时合理调整岗位,提高其综合业务素质和独立处理问题的工作能力。 (四)建立健全内部监控和约束框架 第一,企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包括监督原则、监督内容、监督方式、监督责任和监督奖惩等内容的内部监督办法,使其内部监督规范化、制度化;第二,狠抓落实,严格照章办事,使内部控制和内部监督达到事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事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的要求,充分发挥内部监督和全过程控制的作用;第三,拓宽检查范围,尽量覆盖所有的业务领域,对重要的业务或岗位要进行经常性的稽核,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项检查与审计。第四,强化内部审计。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防微杜渐和监督作用,必须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单位领导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在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二是要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明确内审工作的目的和任务,要经常化和制度化,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三是要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对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和重大经营决策执行情况的过程审计和监督,变过去的“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和实时监督;四是要提高内审人员素质,把事业心和责任心强、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配备到审计机构。第五,完善外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外部监督作用。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中,通过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审计风险,使由于因决算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导致发表不准确审计意见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政府应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行为,确保各项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完整,防止欺诈和舞弊行为。

写公允价值方面的吧,比较简单。我这里有一篇8000多字的,到时候可以送给你参考。

1、×××市企业创新财务效果分析与评价2、企业社会责任强化与财务报告信息列报实证研究3、行政事单位集中核算现状调查与效果分析4、×××企业(或公司)税收筹划探讨5、投资活动中的税收筹划相关问题研究6、税务筹划在企业会计处理中的应用探讨7、×××公司(企业)存货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8、×××机械制造业作业成本法应用问题研究9、×××企业财务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探讨10、论成本领先战略在企业中的实施11、会计实践教育创新模式探讨12、×××企业(或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存在问题研究13、xxx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的研究14、xxx企业销售成本控制的研究15、xxx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16、xxx公司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7、xxx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8、xxx公司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9、xxx公司应收账款管理20、xxx公司其他应收款管理21、xxx公司内部制度披露信息的效益与成本研究22、xxx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动因研究23、xxx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研究24、xxx公司基于价值链管理的内部控制及目标定位25、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26、企业资产重组研究 27、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 28、强化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 29现代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30、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及其应用研究31、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32、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会计安全控制研究 33、中小企业破产兼并的财务问题研究 34、企业财务风险的监测与预警 35、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问题研究36、论中小企业采购成本控制37、论财务管理目标与资本结构优化38、企业财务管理目标39、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之异同40、财务的分层管理探讨41、对我国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内容及构成的设想42、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制度43、财务主管委派制与企业内部会计监督44、分离财务与会计工作 加强财务管理45、浅析往来帐项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46、论杠杆原理在财务管理中运用47、“零存货”模式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48、货币时间价值在财务管理实践中的应用49、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思50、市场竞争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研究51、市场经济与财务管理运行机制52、论核心竞争力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53、财务管理环境变化对现代财务管理的影响54、税费改革后农村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55、所得税制下的财务管理分析56、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探析 57、论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58、浅谈企业财务管理的原则59、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管理创新60、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两大问题61、民营企业家族制的财务管理问题探讨62、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63、论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64、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65、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运行机制研究66、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67、企业/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研究68、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创新69、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问题研究70、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初探71、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72、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73、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74、浅谈企业财务管理与税收管理75、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研究76、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77、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战略78、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管理目标 79、公司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关系研究80、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关系研究81、论财务管理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论中小企业发展的财务对策 浅议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防范对策 试论如何改进企业的现金流管理质量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企业采购的风险控制探讨 论网络时代的财务管理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浅析 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的弊端与对策 刍议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内外因素 全面预算管理在玉柴股份的实践 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分析陷阱 提高财务报告质量: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如何加强企业资金管理 应收账款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 浅谈应收账款运作与管理 强化企业财务管理 提升企业竞争力 浅探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的比较与选择 企业项目研发经费的核算与财务管理的探讨 浅谈现金流量表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分析 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优化 论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浅论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目标 国企财务监管理念需与时俱进 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 浅谈企业成本控制 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形成机制的探讨 浅析在建工程的财务管理 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我国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管理措施 企业常见利润操纵方法的分析与对策 我国高校负债风险的成因及化解策略 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本质及其启示 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研究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探讨 从财务角度看沃尔玛的经营战略 纳税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企业资本结构与竞争战略关系的分析 浅谈如何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 企业资金管理的现状和发展途径 财务管理在中小企业中的作用 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中的应用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现行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及策略 ERP系统及对财务管理创新模式的影响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通货膨胀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缺陷及解决对策 试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应坚持的理念 发挥财务管理在提升企业价值中的作用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从利润到价值的飞跃 论企业管理的人性化制度 网络会计——财务革命的新起点 浅议e时代集团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管理 网络财务—E时代财务管理新方式 现行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及策略 浅谈应收账款的管控策略 试论企业成本控制 新经济环境下存货计划成本核算方法的优越性 浅谈应收账款风险的成因及其控制 成本控制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 如何对公司的应收款项进行分析 如何改进成本管理 如何加强小企业财务管理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财务管理创造企业价值的三个途径 浅谈企业财务的风险管理 财务管理在国有企业中的弊病及对策 企业应收账款问题的形成与解决对策 浅议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 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几个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新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 企业控制存货成本的财务管理技术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探析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特点分析 对网络时代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系统局限性的探讨 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论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 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旅游饭店财务风险及管理对策探析 改进管理 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浅论企业现金流量的财务分析 浅谈ERP在财务会计管理中的应用 我国财务软件发展趋势的探讨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失效的影响因素初探 关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探讨 我国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分析 刍议企业销售财务管理 试述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之我见 票据业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 现金流量表及其相关信息的利用 加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思考 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企业未来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资金控制管理模式的选择与应用 强化财务管理与控制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建立连锁店财务的思考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探讨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我国民间资本财务管理及制度建设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盘活银行不良资产 论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 论现金流量管理及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新思考 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正确理财观 论企业应收帐款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试论财务杠杆及企业筹资效益 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体系研究 从利率风险谈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资金管理 如何运用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应收账款管理的新视角——企业财务与法律的有效融合 财务管理如何运用谨慎性原则 着力化解坏账风险 如何正确的评价投资回报 筹资风险成因分析及防范 企业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浅谈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目标 捕捉财务危机的早期信号 怎样利用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财务状况 美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启示 浅谈公司内部财务监督体系的构建 会计计量、公允价值与现值 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酒店中的应用研究 浅议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析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与控制 浅谈财务成本的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防范 浅谈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控制 浅谈预算管理中的难点与对策 南方香江全面预算管理应用案例 全面预算管理与ERP的有机结合 基于预算管理为中心的高校资产管理新思路 上海大众滚动预算的编制 加强煤炭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几点建议 推行成本费用“两精”管理 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 企业多元化投资风险分析与风险防范 浅议施工企业风险及防范措施 楼市:人生最安全的投资 固定收益产品的投资理财 合同管理流程及其主要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 中联重科并购危情 教育培训业投资攻略 最具投资价值细分领域解析 研究房地产泡沫识别方法 简析民营企业的融资管理 浅析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之对策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设想 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论现代企业股权融资的若干思考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对策 浙江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机制和对策研究 完善运营机制 疏通中小企业融资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思考 企业应如何加强现金管理 如何解决企业流动资金紧张 负债结构的优化之道 加强企业信用销售风险管理 金蝶软件科技公司的融资之路 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对策的分析 试论稳健性原则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分析 公允价值计量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现金流量表的财务数据分析 小议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浅析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危害 我国物流类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杜邦财务分析法及应用实例 美国西南航如何成功实施低成本战略 企业绩效评价的利器-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负债融资、偿债能力与筹资风险分析 现金流量表与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企业资金管理重点与控制分析 浅议无形资产投资决策分析 试论稳健性原则在财务分析中的运用 公司经理的价值取向:账面盈利还是现金流量 怎样利用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财务状况 多元化经营的陷阱——巨人集团失败的财务分析 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差异原因分析 迪斯尼公司投融资行为分析 浅议会计报表附注对于财务分析的影响 现代电信企业的财务管理 试论我国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研究 浅析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与防范 浅谈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思考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海外上市风险 强化信息对称才能构建和谐股市 攀钢:另类上市大戏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问题及对策 利用现金流指标透晰上市公司收益质量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浅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问题及防范 对上市公司财务指标操纵的思考 上市公司年报真伪辨 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出纳工作是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 谈销售结算的财务管理 小议财会人员如何适应信息技术环境 财会人员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旅游饭店实行签单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谈校园一卡通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浅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关于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探讨 浅议企业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财务报表舞弊手段简析 实物类流动资产评估的关键点 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探析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对策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研究 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谈资产管理电算化 中小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 如何控制和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资本结构优化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与防范 浅谈ERP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加强成本管理 提高企业效益 企业不良资产现状成因及对策 加强营运资金管理 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益 浅议民间资本的监管 投资者如何分析现金流量表 中小企业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 浅析“一卡通”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资产核算中的应用 国美经营价值链的财务解析 连锁企业的成本管理 饭店财产管理制度 浅议网络时代的财务管理 企业负债经营财务问题探讨 关于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思考 如何加强中小企业资金管理 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西部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管理模式探讨 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管理陷阱:企业赊销是把双刃剑 华润集团的财务管理探索 纳税筹划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出资人如何监控企业财务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改革与探索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电子商务时代的财务管理 电子商务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加强连锁超市的财务管理 试论负债经营风险控制策略

企业合并的财务问题探讨论文

200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财务管理很祥细。

[1] 曹阳 我国新旧合并财务报表相关准则差异分析[J] 会计之友 2006(07) [2] 高敏,唐洪广 合并财务报表处理规定的主要变化[J] 财会月刊 2006(19) [3] 凌青 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之国际比较[J] 财会月刊 2006(19) [4] 曹阳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问题剖析[J]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6(06) [5] 张俊龙 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缺陷及其改进[J] 财会月刊 2006(18) [6] 李刚 谈合并财务报表新会计准则的特点[J] 商业会计 2006(07) [7] 崔晓钟 不同合并理念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影响[J] 财会月刊 2006(07) [8] 刘文辉 实体理论:我国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选择——《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变化[J] 商业会计 2006(03) [9] 孙长学 合并会计报表理论选择[J] 财会研究 2006(01) [10] 王治安 合并报表问题研究[J]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06(01) [1] 曹阳 我国新旧合并财务报表相关准则差异分析[J] 会计之友 2006(07) [2] 高敏,唐洪广 合并财务报表处理规定的主要变化[J] 财会月刊 2006(19) [3] 凌青 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之国际比较[J] 财会月刊 2006(19) [4] 曹阳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问题剖析[J]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6(06) [5] 张俊龙 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缺陷及其改进[J] 财会月刊 2006(18) [6] 李刚 谈合并财务报表新会计准则的特点[J] 商业会计 2006(07) [7] 崔晓钟 不同合并理念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影响[J] 财会月刊 2006(07) [8] 刘文辉 实体理论:我国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选择——《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变化[J] 商业会计 2006(03) [9] 孙长学 合并会计报表理论选择[J] 财会研究 2006(01) [10] 王治安 合并报表问题研究[J]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06(01) 记得采纳我答案啊,有财富值多给点

二、克服合并财务报表局限性的思考(一)严格限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范围。并不是所有企业合并的形式都要编制合并报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六十三条规定:企业对外投资如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额半数以上,或者实际拥有被投资企业控制权的,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特殊情况的企业可以不予合并,但应将其会计报表一并报送。(二)要体现效益大于耗费的原则。合并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要高于为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而发生的各项耗费。合并财务报表的效益是难以量化的,只能通过报表者使用信息进行决策后所产生的收益而加以合理估计。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要发生耗费,即在整理各项会计资料,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过程中,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此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过程中,要采取一切措施,使耗费最小化。如果耗费过大,会得不偿失。(三)统一会计期间和会计政策。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可能涉及到母公司与子公司的会计期间不一致,有的是日历年度,有的是自然营业年度或其他期限。这就要求子公司按母公司的会计期间编制个别会计报表。此外,母、子公司各自选择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可能不一致甚至相差很大,必须进行调整,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因会计政策弹性给会计信息带来的差异,使得合并财务报表所提供信息的相关性、可比性、真实性加强。(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健全企业会计机构。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过程中,有许多财务问题需要会计人员妥善处理,对企业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集团内各成员公司的机构设置合理、分工明确也是减少合并财务报表局限性的有利因素之一。三、小结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完善不仅需要在理论上不断探索,而且更需要到实践中去总结和归纳。这不仅仅是克服合并财务报表局限性的问题,而是解决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合并企业、跨国公司等应向外界如何披露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尤其在企业购并、兼并、跨国公司日趋昌盛之际,不应局限于公司会计报表这一传统形式。能否建立一套新的体系去解决提供企业集团综合会计信息问题?笔者认为在母、子公司各自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上,不再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而只提供几大财务指标,来反映企业集团的总体经营水平和财务状况。当然,指标的选择是相当困难的,但这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新思路。参考文献:1 李林; 谈合并会计报表的局限性及改进建议[J]; 财会月刊; 2001年24期; 24-26 2 廖丹,周宇,李宏宇; 合并会计报表的局限性及其修正意见[J]; 上海会计; 2001年12期; 25-26 3 潘明华,俞善敖; 关于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中的几个特殊问题[J];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1年12期; 29-31+2 4 潘秀丽; 合并会计报表问题研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1年03期; 61-64 5 苏君,胡燕,冯义秀; 关于合并报表特殊性的探讨[J]; 北京商学院学报; 2001年02期; 51-54

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论文

还是建议你去参考下这类的资料~现在网上的这类资料有很多呀~像(管理科学与工程、现代管理)等等这些管理类的资料~你还可以看下财务类的~都是可以的

相关范文:  家族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及其规避方法  家族企业的财务危机是指家族企业组织发展中可能经历的一种财务状况,包括比较轻微的资金管理技术和极为严重的破产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整个过程。轻的财务危机可能仅仅是短暂的资金周转困难,严重的则是经营失败或破产清算。家族企业在企业创业初期确实发挥了其特有的优势,但是随着规模的扩大和经营的复杂化,家族企业的某些“先天性”缺陷逐渐暴露出来,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根据统计资料,发达国家家族企业平均寿命可达25-40年,而中国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却只有7年,而且在平均经营24年后大多数都会面临财务危机。  一、家族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  (一)家族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内部经营管理的效率低  家族企业的家族关系导致其内部任人唯亲。经理为自己的亲朋好友,财务管理意识非常淡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现金管理不善。有些家族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大量闲置,没有参加生产周转;而有些家族企业的资金使用缺乏合理、周密的计划安排,过量购置固定资产。没有为经营急需准备资金,导致经常陷入财务危机。应收账款管理存在不少问题。不少家族企业片面追求市场占有率,风险防范意识差;他们制定的销售考核制度不合理,缺乏可行的考核指标;对应收账款缺少系统的、科学的管理,没有指定合理的信用政策,缺乏有利的催收措施,由此造成应收账款周转困难,资金回收困难,很多应收账款成为坏账。存货控制薄弱。家族企业没有建立先进的存货管理办法,没有利用ABC控制方法。也未形成“零存货”的管理意识,很多家族企业的月末存货占用的资金常常占营业额的两倍之多,资金周转严重失灵。  (二)家族企业的投资盲目。存在很多失误  家族企业的投资存在以下两个问题:投资缺乏可行性分析。由于家族企业独裁式的管理模式,导致管理者往往主观臆断,在没有经过详细、可靠的可行性分析论证的情况下就盲目进行投资。有的在可行性研究中过于乐观地估计市场状况和发展前景,仅仅依据某个个别项目的投资收益好就断定市场前景好,或者在没有做充分市场调查,只看到某些少数消费者的需求而夸大想象项目的需求者,这些都会导致其家族投资的失败。同时。在投资中低估投资成本,高估投资收益,过于乐观。在一些可行性研究中对预算计算不足或考虑不周全,只计算主要的设备和设施。忽略一些数目较少、项目繁多的杂项费用。造成项目建成后因资金不足,不能按时满负荷投入运行,造成投资效益低甚至投资彻底失败。本末倒置,不务正业。一些家族企业往往无视自身的规模和资金限制。大量投资新项目、进军新行业。一旦资金链断裂,在短期内解决会给企业一段缓冲期,但是长期以往,资金不能回流,企业将必然陷于财务困境。所以,家族企业在投资时,一定要深思熟虑,量力而行。否则就会面临财务危机。  (三)家族企业的融资市场失灵,筹资渠道狭窄  2003年,国际金融公司曾在中国做过问卷调查,30%的家族企业认为,金融问题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其财务危机形成的重要外部因素。家族企业信用不足。绝大多数家族企业固定资产较少,经营规模小,流动资金少,自创的无形资产数量少且难以计量,内部难以形成稳定的现金流量。企业的经营风险大,没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少家族企业存在财务造假行为和逃税漏税的劣迹。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家族企业的整体信用形象。当需要靠融资补充流动资金时,家族企业只能以资产担保来取得银行贷款。由于它们可用于抵押的资产少,银行对家族企业的投资热情大大打折。两权合一的智力结构抑制了家族企业的股权融资。由于股权融资会导致控制权的转移。这使得家族企业的股权融资渠道局限在家族内部,融资数量非常有限。相比较而言,负债融资的成本虽低,但是若负债比率过高,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当企业面临很好的发展机遇、急需大量资金时企业会陷入融资困境。金融机构存在对家族企业的“惜贷”行为。随着金融机构的重新整合和商业银行的上市,他们的信贷标准制定得更为严格。加上金融机构对家族企业的固有偏见,进一步增加了融资的难度。商业银行提供的现有的金融服务,对家族企业存在许多不公平之处。他们的贷款额度小,贷款手续繁琐,抵押条件苛刻,降低了家族企业贷款的获取率。  二、家族企业财务危机的规避方法  (一)完善家族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合理的机制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强家族企业的内部治理:设立独立董事。独立董事的成员不是由企业的家族内部人担任,而是由企业的管理层和企业的技术人员、基层生产人员投票选举产生的。独立于公司的、以第三者的身份设置于企业的、起监督作用的一个组织。它可以定期审查企业重要的经营活动,监督其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判断其是否兼顾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所有者、雇员、债权人、供应商以及消费者、政府部门)的利益。对于独立董事而言,他要承担发现公司经营方面和财务方面的危险迹象,监督公司所有财务活动的责任。若失职,将会受到谴责,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保持企业内部的信息传达畅通。家族企业习惯于用伦理规范代替经济规范,家族企业内部的管理层绝大多数具有直系或旁系的血缘关系。为了保持家族的荣誉,各成员会克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不会刻意去隐藏信息,这大大降低了人为堵塞信息流动的出现概率,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同时,对于可能影响企业发展的重大事项,财务管理人员在获得授权后,可以快速地获得相关的有用信息,不会贻误时机,也可以避免财务危机的出现。例如,2000年创立的慧聪网,通过在制度和亲情之间取得平衡,突破了家族企业管理的束缚,并将管理制度延伸到经营的层面,实现了其2003年在香港成功上市的战略目标。  (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监督约束机制  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与国际内部控制COSO体系一致的控制制度。解决家族企业在经营规模扩展后的内部责权统一管理,在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存货、应收账款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维护财务安全。定期盘点资产,保证资产的完整、安全。经常实行岗位轮换、亲属回避的管理办法,建立成本控制制度。加强预算管理。把预算作为所有当期财务配置的基础,制定好各期的财务预算。通过明确员工的岗位、责任和权益,整合企业的业务流、资金流和人力资源。这使家族企业的整个生产流程和所有的财务活动都能在预算管理制度的前馈性控制下有序地进行。要建立科学规范的投资项目决策程序。投资项目的金额大、资金回收时期长,所以其风险也大。家族企业在项目实施之前,首先应进行周密的市场调查,在经过可行性评估之后,再从家族外面聘请一些企业的常驻财务顾问和专家参与投资决策,运用专家小组的定性判断,结合线性规划、因数分析和趋势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计算净现值和内部报酬率等决策指标,最后判断投资的可行性。遵循这样的严格投资决策程序,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家族企业任人唯亲带来的决策失误,减少财务决策的盲目性,避免财务危机。  (三)建立有效的资金管理机制,加速资金周转  在家族成员内部要广泛宣传资金风险观念,使其认识到管好、利用好资金不仅仅是财务会计部门的责任,任何一笔资金收入和支出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都会关系到家族企业的命运。同时,企业要合理地利用负债融资。运用其财务杠杆作用,有效配合资金的收入和支出,尽量使企业筹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为正,投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为负。在进行经营活动的效益评价时,不仅要以销售额的增长率和销售利润率为考核指标,更要关注现金满足投资比率、净收益指数和现金营运指数等能够反映企业财务弹性和收益质量的财务指标。因为只有现金流量的净增长状况,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业绩状况。同时,出于融资的需要。家族企业经常存在相互提供经济担保的现象,在浙江温州,一些家族企业因承担担保连带责任而被牵连导致资金周转困难,甚至走向破产。故家族企业应该能避免尽量避免对外担保,或采取反担保和共同担保的形式来分散担保风险,加强对担保风险的控制。  (四)政府要积极完善家族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  政府要推进商业银行的制度创新。针对家族企业的商业票据提供票据承兑担保服务,同时大力发展包括城乡信用合作社、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信托投资公司等这些中小金融机构,让他们成为家族企业间接融资的主要支持者。建立私营企业担保基金。完善私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私营企业担保基金的来源包括注入部分大方财政资金、向社会发行债券、金融机构投入和企业互助等,它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运作,为家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同时,在此基础上组建和完善家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以行业协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投资财务公司为主体的担保机构,为具有发展潜力的家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拓宽家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政府应该鼓励已经做大做强的家族企业上市融资,在规范我国主板市场的同时加快二板市场的发展步伐。因为创业板市场发行标准低于主板市场,只要家族企业从事风险投资,而且规模和资金达到一定的标准。就可以在二板市场发行股票。在信息披露和监管方面。发行企业每季度公布财务报表,半年和年度报告必须说明业务进度与原定业务目标的比较。如果业务进展欠佳,进行风险投资的家族企业可以在适当的时机转让股份,使损失降到最小程度。二板市场的这种进退自如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风险投资的家族企业的融资渠道。同时允许条件合适的进行风险投资的家族企业在我国香港的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以及海外证券市场如美国的纳斯达克上市,让其成为他们国内融资的补充。还可以让一部分家族企业的风险资本通过香港或境外证券市场退出,为我国完善二板市场探索经验。种进退自如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风险投资的家族企业的融资渠道。同时允许条件合适的进行风险投资的家族企业在我国香港的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以及海外证券市场如美国的纳斯达克上市,让其成为他们国内融资的补充。还可以让一部分家族企业的风险资本通过香港或境外证券市场退出,为我国完善二板市场探索经验。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论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模式  内容摘要:中国家族企业发生发展的阶段性,是中国私营经济发展的主体形态。家族企业封闭式的管理模式,阻碍了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分析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弊端入手,探究完善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提出一种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治理结构理论:委托-代理制。  关键字:家族企业 可持续发展 委托-代理  引 言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援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家族企业是私营企业中的主要组成形式,它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著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家族企业也同其他企业一样,面临著新的国内经济政策环境和全球化的国际竞争环境。  从国内环境看,上个世纪80-90年代,家族企业的成长有两个基本的前提条件:一是政策环境,即改革开放,农村家庭经济成长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及管制政策的放松;二是经济环境,即短缺经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提供的产品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前者使我国家族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小心翼翼,注重政策环境的变化和市场机会,寻求产权保护;后者则造就其粗放式经营和传统的管理方式。现阶段,这两个前提均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政策环境看,向“制度经济”的转变为家族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从经济环境看,我们已告别了“短缺经济”,家族企业又称“古典企业”是企业组织形式中最古老的一种。但并不能说明它已经过时,相反,家族企业现在在世界上随时随处可见。即使最保守的估计也认为由家族所有或经营的企业在世界企业中占有65%至80%。但是,只有3/10的家族企业能够生存到第二代,1/10的生存到第三代,这些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4年,正好和创业者与企业维持关系的时间一致。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就是家族企业的处境。据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的抽样调查表明:私营企业家族化管理相当普遍,已婚企业主的配偶5%在本企业做管理工作,已成年子女3%在本企业做管理工作,8%负责购销。在所有管理人员中,7%由投资者担任,8%由企业主或投资者的亲属担任,5%是他的邻居或同乡。当然,我国家族企业实行家族式管理,在特定的条件下有其积极意义的。它能够充分发挥亲缘伦理、人情伦理和地缘伦理的功能,使企业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企业成员能自觉服从家长〔老板〕的权威、劳动积极性高,能够互相信赖、团结一致、甚至不计报酬,从而减少交易费用。这些功能和作用,恰好适应了家族企业主初创时期的发展要求。大量的事实证明,家族式管理是家族企业早期积累的最有力的支撑,也是企业活力和生命力之所在。  一、 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弊端  家族企业又称“古典企业”是企业组织形式中最古老的一种。但并不能说明它已经过时,相反,家族企业现在在世界上随时随处可见。即使最保守的估计也认为由家族所有或经营的企业在世界企业中占有65%至80%。但是,只有3/10的家族企业能够生存到第二代,1/10的生存到第三代,这些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4年,正好和创业者与企业维持关系的时间一致。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就是家族企业的处境。据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的抽样调查表明:私营企业家族化管理相当普遍,已婚企业主的配偶5%在本企业做管理工作,已成年子女3%在本企业做管理工作,8%负责购销。在所有管理人员中,7%由投资者担任,8%由企业主或投资者的亲属担任,5%是他的邻居或同乡。当然,我国家族企业实行家族式管理,在特定的条件下有其积极意义的。它能够充分发挥亲缘伦理、人情伦理和地缘伦理的功能,使企业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企业成员能自觉服从家长〔老板〕的权威、劳动积极性高,能够互相信赖、团结一致、甚至不计报酬,从而减少交易费用。这些功能和作用,恰好适应了家族企业主初创时期的发展要求。大量的事实证明,家族式管理是家族企业早期积累的最有力的支撑,也是企业活力和生命力之所在。  尽管家族式管理在特定的企业发展阶段有其合理性,但是随著企业规模的扩大,市场竞争的加剧,技术进步速度的加快,家族式治理模式的缺陷日益显现,成为家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具体表现为:  其一、家族式集权管理模式降低了决策的科学性。随著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范围越来越宽,单单依靠个人力量或家族成员来监督,困难越来越大。此时无论是从技术、产品,还是从市场、融资等方面,均超出了管理者本人或家族成员所拥有的经验积淀和知识准备,其结果是企业主的决策往往脱离实际,以致造成企业经营效率的重大损失。  其二、任人唯亲不唯贤,阻碍了优秀人才的进入。由于社会欺诈现象的存在,法制、信用体系及市场秩序的不健全,作为家族企业的掌门人非常敏感。他们对外人,能人总有戒备之心理,考虑自家企业的安全,甚至比发展还重要。因此家族企业经常录用家族成员或亲朋担任高、中层管理者,导致任人唯亲,用人唯亲。一方面会使管理混乱,原有的规章制度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又会使一些同家族没有关系但有才能的人,对企业失去信心,纷纷离去,使企业面临人才危机,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其三、最重要的是企业有了相当积累之后,家族成员之间利益矛盾日益加深,利益诱惑增大,谋取属于自己所有资产的冲动会逐渐超过对企业法人资产的关心。特别是事先企业产权在自然人之间未加严格界定的条件下,摩擦将会更大。随著企业内部利益矛盾的凸现,原有那种亲情、人情、乡情等变得脆弱和不堪一击,家族成员反目为仇,四分五裂。“中国人容易共患难,却不能共富贵”。一旦企业发展壮大,原来的人际关系网路不足以处理企业管理的各种复杂关系。尤其是如何决策,如何分享企业发展成果的冲突,随之接踵而来。很多家族企业在最关键的时候却是一种欲举无力,欲罢不能的境地,最终走向衰落。  大量案例表明:家族式管理会带来的负面效应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企业的萎缩,二是企业的分化。家族规则有利于创业,不利于发展。  二、完善家族企业治理结构是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目前,家族企业普遍存在着家族化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方式。随著企业的发展,外部市场经济条件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变化,其不适应性越来越明显。家族企业要走向公司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必须在明晰产权的前提下,摆脱家族式管理模式,进行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的创新。  企业治理结构,是当前企业理论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也是近些年来西方理论界争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一般可以把企业治理结构界定为一整套制度安排,这些安排决定了企业的目标、行为,以及在企业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当中,由谁来控制企业,怎样控制企业,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主体之间分配等。企业治理结构的本质,是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的契约,企业所有权包括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已成为企业治理结构的客体。  尽管目前大多数的家族企业都不存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但家族企业即使不雇佣高级管理人员,也普遍存在著雇佣中级管理人员,以及需要激励约束经理人员的问题。因而家族企业也应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并且随着家族企业的发展其治理结构也将不断完善。  家族治理模式是指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实现分离,企业与家族合一,企业的主要控制权在家族成员中配置的一种治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的所有权主要控制在由血缘、亲缘和缘为纽带组成的家族成员手中,主要经营管理权由家族成员把持,企业决策程式按家族程式进行。主要投资者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掌握企业决策权、经营管理权等。一般说来,集权管理具有摩擦少、效率高,对捕捉到的各种市场信息反应快等优点,这在企业创业之初或许是合适且是必要的。但当企业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企业的发展走出所有者直接控制的范围,或企业产权主体变为多元时,企业所有者直接经营管理企业就难以达到有效。此时,聘请外部的专业经营管理人员对企业进行管理和运作,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已成大势所趋。这是世界许多成功企业的发展经验,也是我国家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阻碍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治理原因分析  1、“位置观”的存在,致使家族成员难以让出管理“权力”  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和管理结构,把管理由家族化转向专业化,使管理人员由亲属化转为专家化,对企业的监督由守法化转为市场化。实现“经理革命”,将是一个痛苦而又困难的过程。所谓困难,是由于这是对企业管理权力的重新配置,要让部分企业初创时期的“功臣”让出自己的权力,交由专业人土进行管理,本能地会产生抵触,从而增加权利转移的成本和风险。所谓痛苦,不仅仅是指一般家族成员失去在企业管理权网路中的位置,而产生的痛苦,更主要是企业的核心人物能否超越自我,自觉地从企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合理地确定自己的位置,自觉地将管理企业的权力交给更能胜任者去掌握。战胜家庭、家族的亲情远比战胜一般人际关系中的人情困难,而战胜自我又远比战胜亲情艰辛。  2、约束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对代理人的信任危机  西方企业信奉“人之初,性本恶”的人性假设,承认人的利己性,但“委托--代理”制在西方企业却颇为盛行,这说明人的利己性并不构成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信任危机。原因在于西方企业在肯定了人的利己性的基础上,构筑了有效的防范制度,塑造了只有利他才能利己的行为方式,从而使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在相互满足的前提下达成一致,实现制衡。而我国家族企业在意识到别人的利己性的同时,对家族外的人员的不信任感却随之被强化了。  在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形成的过渡时期,社会道德约束较为软弱,个人资讯情况无从获取,在家族企业产权保护不够完全的情况下,作为代理人的经理和所有者的目标函数通常是不相同的,存在著利益上不一致和资讯的非对称性,必然导致委托人对代理人监督成本增加。在我国现阶段,这种监督成本会特别昂贵。因为委托人〔所有人〕与代理人〔经理人〕既没有血缘、亲缘关系的维系,又没有与代理人相匹配的专业能力;既没有共同一致性的利益目标,又没有完整的仁义君子上的志同道合,监督成本自然很高。约束手段的缺乏,代理成本的攀升意味著委托--代理制失去了现实的实行依据。  3、“经理市场”的不成熟,难以有效地选择代理人  中国市场经济发育的历史阶段性,使得中国的人才市场,特别是经理市场极不完备,极具发展中的不统一、不规范、不成熟的特征。这就使得只能通过市场寻找代理人的家族企业缺乏有效的选择机制。这种经理市场的不完备和无序,给家族企业寻找代理人至少造成两方面的困难:一是缺少市场渠道,多数情况下经亲朋好友的推荐,缺乏选择比较的社会性、程式性、难以保证代理人的适宜性,二是缺乏竞争性的统一经理市场,经理人可以逃避市场监督和市场处置,这无疑给家族企业选择代理人的有效性和可监督性带来极大的困难。  4、深刻的社会文化影响,给“委托--代理”制埋下道德风险  第一,中国传统中的人际交往可以用“关系式”概括,人与人之间主要靠情感维系,爱面子、讲情面。在社会活动中,中国人优先考虑,“仁慈、人道、友情”,其次才是“习惯、传统、理性思考”,最后才是“规则和法律”。所以,人们普遍不愿意受雇于人,而更多愿意自己做老板,“自己能干何必给别人打工”的情绪成为潮流。  第二、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制度和道德上的原因,道德投机现象较为普遍,一些代理人不仅缺乏敬业精神,而且缺乏权利与责任对等的观念,对“免费搭乘”情有独钟。因而在经理人之间,道德投机成为时尚。这种状态反应在企业委托--代理制上,自然是引发人的贪婪和不负责任的“放纵”,为有序的代理制度埋下了深刻的道德风险。  第三、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有些家族企业宁肯高负债,也不出让股权,宁肯管理效率低,也不聘请外人进入,宁肯放弃市场选择人才的诸多机会,也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子女接班等等。这些文化上的因素都成为制约中国家族企业采取委托--代理,实现专业化管理的条件。  深刻的文化传统,残酷的现实、高昂的成本、巨大的风险等等,已成为阻碍中国家族企业实行委托--代理的障碍。当然,要克服这一障碍需要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  四、构建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模式  随着家族企业的发展,家族企业的治理模式也在不断发展著。对中国的家族企业来说,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否分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保证家族企业高效率的运行。现代企业理论认为,出资者利润最大化是企业最重要的目标,作为出资者的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而成为委托人,经理人员只是其代理人,这样难免存在著经理人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代理问题。因而“如何在不改姓的前提下实现发展?”这才是家族企业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家族企业有效推行委托--代理制的难点所在,为此:  1、完善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机制  家族企业公司化管理是指产权是家族成员的,而管理是建立公司治理结构,实行公司化管理。公司制家族企业要依法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使其权力结构、决策机制、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既互相独立、职责分明、各司其责,又相互协调、形成合力。这四种机构的权责和工作方法工作程式要界定清楚,其中关键是要明确和董事会作为企业决策中心的职能。董事会成员可以在知识上、智慧上和资讯上实现互补,提高决策的质量,使决策更具有权威性。同时董事会的组成、运行要严格按照公司章程规范运作。经理班子作为执行机构,全面负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并对董事会负责。这样可以避免企业主个人独断专行,也可以摆脱家族成员的干扰。  2、健全经理人员的择优机制  著名管理专家钱德勒曾指出:“指导各级工作的执行经理这一职业,变得越来越技术化和职业化。”“当许多单位工商企业在规模和经营多样化方面发展到一定水平,其经理变得更加职业化时,企业的管理就会和它的所有权分开。”也就是说随著公司制家族企业的发展,不仅所有权分散到许多股东之中,而且管理权和所有权也发生了分离。公司的股东丧失了对财产的控制权,出现了专门负责企业经营管理的经理阶层,这就是人们说的“经理革命”。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需要这种“经理革命”。面向市场聘用职业经理人员,是家族企业冲破家族式管理必须迈出的一步。引进职业经理管理企业将会改变出资人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者,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的状况。同时,它为原有家族式企业管理人员与出资人之间设置一道屏障,改变原有管理的人情化和随意化。  当然,在我国目前尚未形成规范的职业经理人市场的情况下,要积极发挥企业协会的作用,由企业协会对经理人实施个人信用评价。另外借助产品市场竞争的力量,通过市场指标强化职业经理人的职业使命,以达到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  3、健全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  现代公司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的报酬激励是多元化的。通常包括固定收入〔工资〕、风险收入〔奖金、股票等〕、远期收入〔股票、期权〕等。工资或薪水是预先确定的,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奖金通常由董事会根据企业家的短期业绩来确定。这些都是对职业经理的短期激励,有利于激励经理人员提高企业经营业绩,但容易导致短期行为。长期激励主要是通过股票赠予与期股制和期权制等形式让经理人员持有公司的股票,以一种产权制度的安排把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捆绑”起来,以激励经营者提高企业资产经营效益和资产质量,从而减少代理人的道德风险。目前,我国家族企业要逐渐建立并完善这种多元化的报酬激励机制,作为构造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措施。  4、加强文化建设,弥和价值理念差异  制度和法律再完善,也有失效的时候。在我国积极倡导以德治国的今天,加强家族企业的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资讯不完全的情况下,经理人对企业的损害是暗中进行的,法律、制度此时就显得苍白无力。但企业文化的力量可以使经理人自动修正侵害企业的行为。当职业经理人与企业抱有共同价值信仰时,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监督成本,而且可以通过文化的渗透力巩固家族的控制力,确保家族企业的持续发展。  5、更新用人观念,正确处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  人是企业成败的因素之一。家族企业必须摆脱“任人唯亲”,血缘、地缘关系的束缚,代之以“任人唯贤”的新观念。大胆引进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并给予发挥才干的宽松环境。在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上,要视员工为社会人而非纯粹经济人,变单纯的雇用关系为亲切的合作伙伴关系,给员工予信任与尊重。因而,家族企业应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和公平的绩效评估制度,使员工在获得物质报酬的同时,业务水平也得到相应提高,使员工与企业组成一个非血缘关系的命运共同体,这将是推动家族企业前进的无形动力。  6、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产权结构调整  家族企业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产权结构的调整,由产权单一的独资企业向产权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转变。要敢于给外人股份,积极吸引外部资本进入企业,家族成员之间也可以实行产权多元化。一方面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保证;另一方面,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一家一户”“家族化”的企业治理结构。  7、进行管理思想的创新  思想为行为之先导。成功企业一个重要经验在于思想观念的创新。没有新思想、新观念,也就没有企业的管理创新。而我国家族企业的管理基本停留在传统的经验或管理阶段,缺乏新的管理知识和新的管理思想,已经成为家族企业走向现代企业制度的严重障碍。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资源,人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企业创新,使得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突出和重要。这就要求家族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建立起每一个员工都有施展才华的激励机制,努力营造尊重、和谐、愉快、进取的氛围,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想象力、创造力、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顾文静 温州民营企业实行“委托--代理”制的障碍分析《经理管理•新管理》2002年2 期。  2、张仁寿 《民营企业需要创新》中国农村经济 2000年8期  3、张维迎 《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4、钱德勤 《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1981年  5、伍促琴 《我国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思想》经济问题探索 2002年第2期  6、刘 伟 《中国私营资本》北京市,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年1月  7、甘德安《中国家族企业研究》,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10月

突然发现 你的论文怎么和xxx的一样 (⊙﹏⊙b汗)

对私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论文

摘要:2004年6月财政部组织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首次将私营企业列为检查对象。2005年1月8日公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报告显示,大部分私营企业存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白条抵现金、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尤其是提前确认收入、粉饰报表的现象比较突出。虽然私营企业的发展为社会做出了贡献,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财务管理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严重地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强化私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势在必行。  关键词:私营企业;融资困难;财务问题;对策  私营企业是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型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中小型私营企业在增加税收、提供就业等方面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中小型私营企业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发现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原始积累,发展为资本雄厚、管理规范、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规模企业,而很大一部分中小型私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或徘徊不前或过早夭折。导致该种后果产生的因素很多,其中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水平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中小型私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弄清中小型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并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  一、私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财务管理流于形式  现行许多私营企业实行“家族制”,企业主一人说了算。他们认为:企业是我的,挣钱多少都是自己的。财务管理只是个形式,对其认识不够,致使许多制度过于简单,流于形式。甚至有些企业主嫌麻烦,不愿建账;怕多缴税,不敢建账;缺乏财务会计知识,不能建账,以致财务管理处于混乱状态。给国家的税收造成损失,为自身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比如重庆市黔江区东风煤厂,表面上有健全的财务管理系统,设置了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但只是为了应付工商行政及其税务部门的检查,并没有起到其本身的作用,只要与钱沾边的事,都由老板一个人说了算。  (二)财会人员变更频繁、素质较低  为了符合业主的要求,财会人员变更较快。变更后的人员,由于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训练,缺少必要的财经知识,无证上岗,导致操作中出现许多错误。有些私营企业的会计就是老板的亲戚,完全按老板的意图行事,为了应付税务检查,多计提费用,乱调成本,人为制造“厂长成本”、“经理利润”的现象。重庆市黔江区中保采石厂,虽然不是什么大厂,但为了偷税漏税和节余成本,其财务方面的人员全是老板的亲戚且都不专业,有的连中学都没有毕业,完全没有财务管理方面的素质及其能力。  (三)资金管理不善  不能合理使用资金,资金使用过程的控制薄弱,报销手续不完备。不少企业为逃避银行的监督,多头开户。大部分业务不通过银行来结算,超限额、超范围地支取现金,且数额巨大。在货款坏账的管理、存货资金成本管理、固定资产更新或改造中存在问题,占用了大量的资金,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为了节约支出,会计、出纳一人兼。只记银行账,现金账根据需要任意调整。报销手续不完备,不合规定的票据比比皆是,白条做账的现象随处可见。上述两公司都有这方面的问题,就不垒述了。  (四)融资困难  对大多数私营企业来说,资金短缺,规模偏小,融资渠道不畅是其发展的通病。每年有7%的私营企业,由于缺乏资金而破产。据国家金融统计报表反映:我国对小规模私营企业贷款的比重还不足贷款总数的1%。再加之我国现行的信贷制度,私营企业本身就缺乏资金,即使有了好的项目也难以筹集到规定比例的资本金,使很多项目的贷款难以落实。在这种情况下,私营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我融资和非正规渠道融资。  二、私营企业财务管理面临问题的对策  (一)转变财务管理观念  树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观念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环境复杂多变,风险越来越大,要确保利润最大化,必须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发挥财务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等方面的作用,这也是由财务管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为此,企业主应该走出误区,更新观念,引起重视,强化管理,这样对国家、对企业、对自己都有利。可以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财经制度,搞好内部监控,做到账、钱、物分人管理,改变家族的模式,把具备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的人员充实到财务岗位上来。加强教育,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对财会人员应重点加强职业道德和财经法规的教育,增强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学习财政、税务等专业知识,实行财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使管理上一个新台阶。建立、健全原始记录,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原始记录是成本核算真实的前提,它主要包括材料成品出入库单、工资单、费用支出单、库存盘点表等,这些为税收的缴纳、成本的核算、收入的确认、利润的核定奠定了基础,从而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信性。  (二)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  私营企业的领导人要认真学习新《会计法》、《税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切实增强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法制观念,要真正把财务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选聘高素质的财务部门工作人员通过财务管理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这就要求私营企业主要淡化家族观念以灵活的人才聘用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独特的企业文化 吸引和稳定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才,以进一步规范私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三)加强资金管理,合理使用资金,加强资金使用过程的控制  由于资金的使用周转牵涉到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企业经营者应转变观念 认识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资金不单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而是关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大事。私营企业应注意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私营企业在积累的资本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之后,可以搞多元化经营,从而分散投资风险,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调整企业资本结构  企业还要考虑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动趋势,合理安排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之间的结构,以确保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最低。要实务工作者能够注意到影响企业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市场因素,同时又不忽视企业自身特有的因素,统筹考虑,全面安排,采用科学的优化资本结构决策程序,注意优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着眼企业整体策略,就能较好的调整优化现阶段的企业资本结构,适应企业未来经营需要。  企业资本结构调整决策是对多因素综合评判的过程,在这个复杂过程中决策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的资本结构最终调整值要与其发展情况相适应,在不同时期其取值也要相应变化。第二,从长远来看企业调整资本结构主。要依靠企业内部自身力量,毕竟自负盈亏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另外,企业进行资本结构优化应适应和利用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政策,使企业的资本结构调整减少阻力,而且更有生命力。第三,确定资本结构最优区间比确定资本结构最佳点更具有实际意义。实践告诉我们把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设定在一个点是不尽合理的,并且缺乏实际应用价值。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应该在一个最佳资本结构区域,只要企业经营方向、销售策略等决定企业方向的因素不变,企业资本结构只要在最优区域内都是可以接受的,企业也没必要经常调整。  (五)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保证生产经营有序进行  私营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预算管理宜在对市场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进行,以目标利润为前提,编制全面的销售预算、采购预算、费用预算、成本预算、现金收支预算和损益表预算,使企业生产经营能沿着预算管理轨道科学合理地进行。年度预算编制后,应将各预算指标进行分解,根据实际情况分解为月度预算,进行月度经济活动分析,找出问题和生产经营的薄弱环节,以利于采取相应的对策。每月结束后,根据该月各项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再对下月及年底的生产经营进行滚动预算。年度结束后,应对全年的资金管理、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地分析,找出影响预算完成的各因素,发现不足,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预算管理的关键是制定严密、详细、可行的预算计划,制定详细的计划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也需要财务部门有精干人员参与这项工作;预算的执行、总结、分析也是很重要的方面,通过预算执行情况的总结、分析,能够发现变动因素及原因,使企业采取的对策更具有针对性。  (六)利用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当前,国家经济处于转型期,为了促进经济转型,国家和地方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和条款,企业应当抓住机会,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充分利用优惠政策,采取节税措施,降低企业税负,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现在,各种经济类法律、法规更新很快,企业应当注意收集、研究各项政策规定,充分利用政策赋予企业的权利,并指导具体核算的人员进行日常工作,避免因政策理解错误导致的企业损失。另外企业应积极推行合理化建议活动,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调动全体职工参加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使财务管理能够长期有效的进行。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企业管理人员所认同,相信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必会增加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企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扩大企业盈利。  (七)解决融资问题  由于私营企业规模相对较小,银行只把贷款重点放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使私营企业的资金来源受到限制。私营企业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健康的发展态势是其顺畅融资的先决条件。不同的企业获取资金和使用资金的能力是不同的。私营企业要分析自己的赢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考虑自己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融资要有规划,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环境。要采取不同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扶植私营企业的发展给以必要的贷款额度。银行可根据私营企业的信用度和经营实力考虑给其贷款数量。私营企业还应考虑上市、发行股票债券等来筹集资金,当然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资金问题解决了私营企业才能在良好的管理方式下健康发展。提高信用度:一是提高私营企业整体素质。通过改善其管理水平,帮助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建立针对私营企业的信用等级制度。建设诚信的企业文化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企业的美誉度。二是加强私营企业与金融界的沟通,以改变银行界对私营企业的一些偏见,给予私营企业与国有大中型企业同等待遇,消除企业融资的所有制歧视,减少私营企业向银行融资过程中非利率成本的“恶性”增加。  参考文献:  1、王庆成财务管理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张厚义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张萍浅谈如何加强私营企业的财务管理[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6)  4、高存远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运行机制[J]财务与会计,2004(4)  5、都新英私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经济,2006(8)  6、钱凤娟,王晓娣私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价格月刊,2005(6)

2001年新企业会计制度出台,使企业会计处理有了更为明确可行的依据和指导,有利于我国企业会计处理的规范化。但新会计制度的适应范围明确规定:除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以及金融保险企业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执行本制度。由此可见,新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表明适用于中小企业以外的企业。因此,如何规范中小企业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以及加强财务管理的问题,显得十分紧迫。下面笔者主要针对目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作些探讨。  一中小企业的地位和财务管理的现状1999年底,由国家计委牵头,国家统计局、国家经贸委和财政局共同修订了《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新的划分标准,不再沿用旧标准中各行业分别使用的行业标准,而是统一按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划分的标准为:大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以上,其中:特大型企业的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亿元以上;中型企业为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00万元以上;低于5000万元以下的均为小型企业。按新的划分标准,以1998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在国家统计局掌握的40多万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大、中、小型企业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比例分别为0 21%、1 96%和97 83%。可见中小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管理思想僵化落后,使企业管理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中,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同时,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体制的影响,中小企业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遇到了一定的阻力。例如,政策的“歧视”使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不能公平竞争;地方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的干预,使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短期化,财务管理受企业领导的影响过大;等等。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1 融资困难,周转资金严重不足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的融资体系,但是,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其主要原因:第一,负债过多,融资成本高、风险大,造成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第二,国家的优惠政策,未向中小企业倾斜,使之长期处于不利地位。第三,大多数中小企业是非国有企业,有些银行受传统观念和行政干预的影响,对其贷款不够热心。第四,中介机构不健全,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和贷款担保机构。2 财务控制薄弱,缺乏科学性中小企业财务控制薄弱主要表现是:第一,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些中小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第二,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原因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第三,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很多中小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额的两倍以上,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第四,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严重。不少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的管理不到位,出了问题无人追究,资产浪费严重。3 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中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势必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中小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在这些企业中,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并且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差,管理思想落后。有些企业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三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由宏观经济环境和自身双重因素造成的。所以,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政府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发展的政策(1)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资产经营的能力差,这就决定了它通过市场融资资信是很低的,客观上要求国家通过稳定的融资机制给予适当的扶持。无论是工业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对中小企业都没有任其自生自灭,而是把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值得欣慰的是,我国已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比如,不久前我国出台了《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2)成立中小企业管理委员会,设立特定基金。按地域成立管理委员会,打破分行业管理格局。特定基金包括担保基金、互助基金等,其资金来源可以是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及中小型企业的入会费,实行基金封闭管理运行,集中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3)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以服务为宗旨的中介组织,不能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担保费的收取,不能以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为代价。国家经贸委、国家工商总局、财政部等10部委不久前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无疑会引导中小企业增强信用观念,改善其信用状况,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以及加快我国社会化信用体系的建设步伐。2 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1)强化资金管理要贯彻落实到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资金的使用和周转牵涉到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企业经营者应转变观念,认识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资金不单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而是关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大事。(2)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效果。首先要使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得到有效配合。比如决不能用短期借款来购买固定资产,以免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其次,要准确预测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比如,应收账款什么时候可收回,什么时候可进货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否则,易造成收支失衡,资金拮据。最后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应有效配合。(3)加强财产控制。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维护安全。对财产的管理和记录必须分开,以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决不能把资产管理、记录、检查、核对等交由一个人来做。结合企业的特点,采取定期盘点和轮番盘存的方法,清查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量,妥善处理盘盈盘亏,确保账实相符。(4)加强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近年来,很多中小企业陷入经营、流动资金紧缺的困境,加强存货及应收账款管理是重要的解困措施。加强存资管理,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并以科学的方法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内赊销客户的信用进行调研评定,定期核对应收账款,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办法,严格控制账龄。对挂账已久的死账、呆账,要在取得确凿证据后,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进行妥善的会计处理。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目录目录 1摘要 2ABSTRACT 3第一章 研究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 1第二章 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 3第三章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巨人集团财务管理危机 2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 投资盲目 2 融资困难 3 管理薄弱 9第四章 解决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措施 1 解决民企的融资问题 1 设立担保机构 2 组建风险投资基金 3 建设民营企业信用信息系统 4 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以对民企提供资金支持 2提升管理水平 1采用适当财务管理体制 2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 3 运用财务网络进行全方位财务控制 3 提高人员素质 14结论 15参考文献 16致 谢 18 摘要近些年我国民营企业有了迅速的发展,但是民营企业的发展仍然面对各种人为和非人为的制约因素,尤其在财务管理方面较为混乱。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而大多数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健全,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广泛筹集资金并有效利用,可能导致会计、税务、工商、外汇等风险,这些风险都将造成民营企业衰落甚至破产。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巨人集团;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ABSTRACTPrivate enterprise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but its development still facing various man-made and natural Especially its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very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the core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but most private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perfect,they so not have enough capacity and experience to raise and make full use of funds,and maybe result in accounting, tax, industry and commerce, foreign exchange These risks may make private enterprises decline or even Then this paper will mainly study the promble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advance the countermeasure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private Keywords: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Giants Group; promble; countermeasure

私营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目录目录 1摘要 2ABSTRACT 3第一章 研究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 1第二章 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 3第三章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巨人集团财务管理危机 2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 投资盲目 2 融资困难 3 管理薄弱 9第四章 解决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措施 1 解决民企的融资问题 1 设立担保机构 2 组建风险投资基金 3 建设民营企业信用信息系统 4 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以对民企提供资金支持 2提升管理水平 1采用适当财务管理体制 2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 3 运用财务网络进行全方位财务控制 3 提高人员素质 14结论 15参考文献 16致 谢 18 摘要近些年我国民营企业有了迅速的发展,但是民营企业的发展仍然面对各种人为和非人为的制约因素,尤其在财务管理方面较为混乱。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而大多数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健全,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广泛筹集资金并有效利用,可能导致会计、税务、工商、外汇等风险,这些风险都将造成民营企业衰落甚至破产。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巨人集团;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ABSTRACTPrivate enterprise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but its development still facing various man-made and natural Especially its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very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the core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but most private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perfect,they so not have enough capacity and experience to raise and make full use of funds,and maybe result in accounting, tax, industry and commerce, foreign exchange These risks may make private enterprises decline or even Then this paper will mainly study the promble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advance the countermeasure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private Keywords: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Giants Group; promble; countermeasure

企业的管理体系、业务流程、岗位职责未形成一个整体。随意性太强。

私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是什么?  私营企业的发展为社会做出了贡献,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严重地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强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势在必行。  一、 重视不够 现行许多私营企业是"家族制",财务管理只是个形式,致使许多制度过于简单,流于形式,摆摆样子。  二 、财会人员变更频繁、素质较低 财会人员变更较快,变更后的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训练,缺少必要的财经知识,无证上岗。  三 、资金管理不善,报销手续不完备 大部分业务不通过银行来结算,超限额、超范围地支取现金,且数额巨大。为了节支,会计、出纳一人兼。只记银行帐,现金帐根据需要任意调整。  四、 成本核算混乱,帐目不规范 成本核算有严格的开支范围。帐目设置不全,会计科目混乱,成本核算不准,库存当然不实。 五造成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混乱的主要原因是:企业领导文化素质低,一味的追求利润,造成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在企业干部的使用上,搞的是“任人为亲”的使用制度;对财务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专业知识,对财务专业人才不能相信并予以重用。老想着怎样少交税。不缴税等问题。

财务管理处于企业管理的重要地位,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法制观念差 目前,有些企业的人员尤其是部分领导风险意识差,内部压力不足,财务管理意识淡薄,置相关法律、法规及内部管理制度于不顾,完全按照个人意愿行事。不是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企业人员整体素质、增收节支等途径来实现财务目标,而是通过隐瞒收入、虚列支出,偷逃税款等来增加收入。 (二)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有的企业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较薄弱,内部管理职责不清,如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和标准等尚不健全,有的记账人员、保管人员、及经办人员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有的存在出纳兼复核、采购兼保管等现象。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或因为大多照搬照抄,没有起到实际指导、监督作用,或由于领导者的意识淡薄、财会人员的素质不高,在实际工作中从未认真执行过,致使这些制度形同虚设。实践证明,制度不健全,岗位设置不合理是导致职务犯罪、贪污和挪用公款等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 (三)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低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务工作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财务人员是财务工作的重要承担者,他们的素质、水平、能力将直接影响着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和财务工作质量。一个合格的财务人员应该是经过正规系统的财务知识的培训,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电算化合格证和会计职称证,并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才能上岗。有些企业的财会人员知识结构偏窄,电算化操作技能差,不适应新时期对财会人员的要求,有的是由办公室文员或秘书兼职,甚至个别企业的财务人员,既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有没有取得相应的证书,就通过关系走上了会计岗位,结果连最起码的算账、报账都不懂,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该问题的存在容易造成内部控制乏力,财务核算混乱,导致违法乱纪行为时有发生。 (四)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状况不透明 一些企业由于受内部人为控制因素的影响,会计核算随意性较大,造成财务报表不真实,合并报表往往掩盖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财务会计信息不透明,账实不符,应摊不摊,该提不提,盈亏不实;有的企业年末账面利润看似不少,但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不良资产有增无减,长期挂账,资金运作极度困难,时常难以支付到期的债务 (五)企业缺乏有效的监控体系 多数企业的财务部门以会计核算为主,重核算轻管理,只注重事后核算,事后监督,不能有效地进行事前预测和生产过程的控制、监督。企业内部审计又受领导者控制,在形式上缺乏有效的独立性,外部审计受利益驱动“走马观花”,造成财务监督滞后。 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以上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由人员、内部管理机制等多种因素造成的。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增强全员财务管理意识,做依法行事的公民 企业领导者要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广泛宣传,使员工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通过对《会计法》、《预算法》、《新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企业员工都要遵守财经纪律,摒弃财务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责任这种狭隘的观念,努力增强全员的财务管理意识。财务部门、财务人员更要依法行使职权,认真进行财务核算,严格会计监督,为加强经济管理工作、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目标的实现而服务。 (二)加强财务基础工作 要使财务基础工作规范化,必须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明确划分财务人员的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为了有效监督、控制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按照规定的程序、要求进行,防止差错和舞弊,保证经济业务事项的顺利进行,明确规定经济业务事项、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务保管人员、记账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规定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务保管人员实行职务分离和权责相互制约。 (三)加强财会队伍人员建设,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在二十一世纪,财会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广泛的知识范围,精湛的专业技能,较高的创新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要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国家、企业和财务人员应该多方一齐努力。对于国家而言,一方面应该建立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体系,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如开展与新颁布的会计准则相配套的培训班等,对财会人员进行适时的知识更新;另一方面,严格执行《会计法》关于财会人员在职培训的规定,强制财会人员接受后续教育。对于企业而言,第一,有的放矢地组织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外语、计算机操作及运用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第二,鼓励财务人员参加会计职称考试及相关考试,鼓励财务人员接受学历提高教育,职业培训等,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条件,如对考试合格并取得会计师职称,获通过评审获得高级会计师资格的要进行重用,对获得与本岗位一致的专业更高层次学历证书的给与其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第三,鼓励财务人员思考和创新,为其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创造条件,对企业管理有重大贡献的可以委以重任;第四,对无证上岗的要坚决进行处罚,调离工作岗位;第五,对财务人员德、能、勤、绩进行阶段性考核,竞争上岗,优胜劣汰。根据财会岗位分工,适时合理调整岗位,提高其综合业务素质和独立处理问题的工作能力。 (四)建立健全内部监控和约束框架 第一,企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包括监督原则、监督内容、监督方式、监督责任和监督奖惩等内容的内部监督办法,使其内部监督规范化、制度化;第二,狠抓落实,严格照章办事,使内部控制和内部监督达到事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事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的要求,充分发挥内部监督和全过程控制的作用;第三,拓宽检查范围,尽量覆盖所有的业务领域,对重要的业务或岗位要进行经常性的稽核,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项检查与审计。第四,强化内部审计。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防微杜渐和监督作用,必须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单位领导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在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二是要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明确内审工作的目的和任务,要经常化和制度化,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三是要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对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和重大经营决策执行情况的过程审计和监督,变过去的“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和实时监督;四是要提高内审人员素质,把事业心和责任心强、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配备到审计机构。第五,完善外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外部监督作用。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中,通过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审计风险,使由于因决算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导致发表不准确审计意见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政府应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行为,确保各项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完整,防止欺诈和舞弊行为。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