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中国诗歌研究》论文分析题答案大全

发布时间:2024-07-06 02:37:42

《中国诗歌研究》论文分析题答案大全

答案?是说教材后面的课后题吗?教育教案方面相关网站可能有,但不知道你那是哪个地方哪一版的。百度上你还可以搜索其他的不过如果你是现实中要用的话,还是买1本王后雄系列辅导书来看看更方便些解析什么的一应俱全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最重要的主干课之一,是一门必修的基础学科、传统学科,它在中文专业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设置本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知识与能力兼顾,重在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学好这门课,对于掌握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概况和成就,对于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阅读鉴赏、分析评论能力,对于全面提高文学修养,具有重要作用;学好这门课,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具有积极意义。 本课程的历史跨度为先秦到近代,其基本内容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部分。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及诸种文学现象的兴衰变异、联系交融等情况;掌握本大纲规定的文学史基本知识;了解重要作家的生平思想和创作概况并熟悉掌握各个历史时期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阅读鉴赏能力、分析评论能力和口头、笔头表达能力,即借助于注释和有关资料能读懂非艰深的古代文学作品;能独立地分析、评论中国古代的作家作品,比较准确地把握其思想内容及基本艺术特征;能够写出观点明确、文从字顺的学术论文,具备初步的研究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注:请点击相应编名查看详细信息) 序号 章 目 名 称 课时分配 序号 章 目 名 称 课时分配 1 第一编 先秦文学 46 5 第五编 宋辽金文学 54 2 第二编 秦汉文学 30 6 第六编 元代文学 32 3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32 7 第七编 明代文学 40 4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54 8 第八编 清初至清中叶文学 36 导 言 一、基本线索与基本内容: 中国文学在其文字诞生以前就已经产生了。战国时期诗人屈原的诗作《离骚》、《天问》、《九歌》中就能发现,中国曾经有过非常丰富的神话和传说,只是没有能在上古时代得到系统整理。诗歌,是中国文学中产生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中国文学中得到最为充分发展的体裁。《诗经》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最早的诗篇产生于西周初年,最晚的产生于春秋中叶。紧接着,在南方的楚地又兴起一种新的诗体——楚辞。楚辞是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并以伟大诗人屈原为其光辉代表。自古以来,“风” (《诗经》中的“国风”)“骚”并称,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随着楚辞逐渐向接近于散文的赋体演变,另一种诗体——乐府。带着民间文学特有的刚健清新的风格步入了汉魏六朝诗坛。强烈的现实感是它们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种现实主义精神直接影响了尔后诗人创作的“乐府古题”,以及唐代的“新乐府运动”。在汉魏六朝乐府民歌中产生了象《陌上桑》、《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等中国古代长篇叙事诗中的瑰宝。在乐府诗的发展过程中,五言、七言的句式日渐引人注目。到了汉末佚名诗人作的《古诗十九首》出现,五言诗便基本成熟了。七言诗的产生稍后于五言诗,它的广泛流行,大约在晋宋之际。经过了齐梁间以沈约为代表的“永明体”诗歌在声律方面的充分准备,到唐代,近体诗确立了,诗歌进入了鼎盛时期,这是中国诗歌的一个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中,古体诗与近体诗全面发展,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后来世界闻名的诗人。 中国的诗歌同音乐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二者关系的发展变化经历了从“以乐为诗”、“采诗入乐”和“倚声填词”三个阶段。后来的词和散曲都是沿着“倚声填词”的途径发展过来的。词起源于民间,盛唐以后,文人才士填词渐成风气。五代时,中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问世。到宋代,词这一特殊的文学样式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欢迎。宋代艺术家在词中能言诗之所不能言,使得词达到了可以和唐诗并列的中国文学的另一座高峰,出现了一批大词人,如柳永、苏轼等。南宋后期,词逐渐失去了和乐的能力。同时,北方少数民族的乐曲不断传进中原地区,带来了粗犷的格调。这种“胡乐”结合北方民间的俚曲,配入通俗化的语言,就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散曲。散曲作品具有浓厚的市民通俗文学色彩,在元代得到了迅速的发很高兴回答楼主的问题 如有错误请见谅

散文之部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1.放翁 南宋 2.纪传 通 褚少孙3.杜牧 铺采摘文 体物写志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4.(小孤山:)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 (大孤山:)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 (分析:)小孤山高耸而秀丽,大孤山虽不及小孤山 秀丽,但它四周没有沙洲芦苇,看起来好像浮在水面上5.苏轼的诗句运用“小姑嫁彭郎”的传说,加强了全诗的情调和风趣,让读者展开想象,课文中 引用这句富有浪漫想象的诗,并对有关传说予以考证,让读者身临其境。6.方法: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却,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 尝,而况大軱乎!启示:(1)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不断积累经 验,就能够逐渐掌握客观规律,在实践中进入自由的境界,做到“游刃有余”。 (2)即使把握了客观规律,面对具体问题,仍旧要有谨慎的态度,才能够把事情做好。7.第一次是项羽被汉兵追及,自认为难以逃脱的时候;第二次是乌江亭长让他渡江时。这表 现了项羽对自己的战斗能力充满了自信,可是又无法面对楚军即将彻底覆亡的现实,于是 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天命的安排。项羽刚愎自用又优柔寡断,自满于所获得的战功,想要靠 武力经营天下,最终众叛亲离,导致了失败,可他自己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8.用了借喻(比喻),把湖面比喻成镜子.写出了鄱阳湖明亮如镜、水天一色的景象。9.还写了生活中的常识、郡县沿革、地形防戍等情况。这样写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写景记游 具有思想深度,同时亦为景物添彩生色,历史的积淀与胜景互相映发,更为引人人胜。10.略(提示:此题为开放题,可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作出判断,也可结合教材“相关链接二”中 的五首诗谈自己的看法)11.示例:在江水拦住去路,项羽已无路可逃时,司马迁却写成他有充分的机会脱逃而偏偏不肯过乌江,好 像他不是被追杀得走投无路,不得不死,而是在生与义、苟活幸存与维护尊严之间,从容地做出了选择。 司马迁写项羽对自己的死毫不在意,但却不忍爱马被杀,把它赠给亭长,显出了项羽重情义。最后,司马 迁又再加上项羽把头颅留赠故人这样一个出人意表、千古未闻的细节,使一个末路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12.用了排比和对比,借古讽今。针对秦始皇和老百姓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两者之间的矛盾:秦始皇穷奢极 欲、挥霍无度,老百姓却在辛勤劳作-揭露秦统治者穷奢极欲,滥用人力物力,导致灭亡,以此讽喻当今 帝王。13.(1)语言描写。通过大铁椎的活,我们可以看出他极有抱负,想与真正的英雄为伍,干一番 大事,又表现他有知人之明,豪放而坦诚。同时,他行事敢做敢当,不连累他人。 (2)动作描写。通过描写一场惊心动魄、以寡敌众的厮杀,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大铁椎的威武雄姿。 (3)环境烘托。“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的阴森环境渲染了肃杀的气氛,烘托大铁椎从容上 阵、沉着应战的姿态。(4)人物衬托。以豪贼人员之众、来势之凶衬托了大铁椎“大呼挥椎”的非凡气概 和“奋椎左右击”势不可当的神威。威名远播的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的反应也从侧面写出了这场 决斗之凶险惨烈、惊心动魄,同时也形象地印证了大铁椎的知人之明与泣天神威。 (5)作者评论:作者把大铁椎和行刺秦始皇的“力士”作比较,可以看出他对大铁椎的推崇。14.略 15.略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1.(1)赂秦而力亏 (2)不赂者以赂者丧 2.祸患常积于忽微3.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兔起鹘落 4.伯 仲 叔 季 太牢 少牢 5.悼词 祭十二郎文6.“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7.作者在充分论述赂秦之害的基础上,巧妙引用战国时苏代(苏秦之弟)劝阻魏王时的一句 话。这句话比喻精当,一语击中了秦欲难填的要害,形象地说明了赂秦必致灭亡的道理,从 而有力地支持了本文论点,在结构上也有收束上文的作用。8.未赂秦的齐、燕、赵三个国家。观点:不赂者以赂者丧。9.两国形势、环境相同,都处在秦革灭殆尽之际;两国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两 国灭亡的原因不同: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于招致祸患;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10.“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悲夫”,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 击六国的政策。连用两个叹词,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了连接作用。11.这一句是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 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掌权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12.先写晋王临终遗嘱,庄宗恪守父命,出兵报仇,终于凯旋,有“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的壮 举,证明“成则由人”的道理。次写庄宗报仇雪耻后,以为大功告成,不思强盛,宠信伶官,由盛而衰, 最后落得仓皇出逃,出现“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的“惨状”,证明了“败亦由人”的道理。13.借古讽今,告诫当时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于表面的繁荣。14.对比论证。成败“皆白于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15.盛:“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把它们献于太庙,并且“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衰: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16.为当代和后世帝王提供历史教训(实际上也为一般人提供历史教训)。17.示例:庄宗受矢,太庙藏之。每逢出征,则遣从事。以太牢告祖庙,请三矢于灵前。盛以锦囊,负而前 驱。凯旋而还朝,纳矢而人庙。分析:全部使用对偶句,显得板滞。奇偶并用,长短错落,给文章注入灵 动之气。18.(1)悲叹家族人丁不兴。父母早亡,兄殁南方,两世一身等久已令他体会到家境凄凉之悲。而如今侄儿 又撒手西去,儿于,侄孙尚年幼,韩氏能支撑门面的只有自己。 (2)悲叹自己仕途失意。韩愈29岁才开始人仕途,到36岁写作本文之时的几年间,辗转迁徙,在京城、汴 州、徐州等地四处漂泊。他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却不得施展,内心自然郁郁寡欢。19.作者之所以这样不厌其烦地叙写,意在指责自己、反省自己为“求斗斛之禄”而带来无法挽 回的悔恨,使人读来无限悲哀。20.作者祭奠与自己关系密切、感情深厚的侄儿,抒发了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通篇“汝”、“吾” 相称,像是与侄儿面谈对语,异常真切,使人很容易感受到叔侄情深,感受到作者的悲痛。21.作者一连用了三个“邪”字,表现了他乍听到噩耗时的分外意外,震惊,以至怀疑消息是否可靠的心理 状态。连用三个“乎”字,强化了质疑的语气。作者由于惊疑、悲痛而神志恍惚,他感觉像是在梦里一 样,待稍稍冷静一些后,仍然觉得侄儿已死的消息是误传。连用四个“也”字,前三个“也”字带动了三 个判断句,强调消息的不可信,最后一个“也”字却把语气由不能相信转换到不得不相信上来。后用七个 “矣”字,表达了肯定、无奈的语气。句句紧扣前面的追问,自己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却得到了现实无情 的印证,天意难料,天理难推,神明不明,寿命不可预知。这些语气助词的运用,强化了作者情感发展变 化的节奏,也准确地抒发了作者不愿相信、不能相信而又不得不信的失去亲人的至悲至痛之情。22.示例:《祭十二郎文》融抒情于叙事之中,作者围绕十二郎的生前身后事,于叙事之中生发出无限的悲 情。韩愈与十二郎,在家庭连遭不幸的情况下,一起度过了苦难的童年。又因为家族的、亲情的和年龄上 的关系,韩愈与十二郎虽名为叔侄,却情同手足。这是韩愈写作本文无需为文造情的感情基础。祭文追忆 了幼时与十二郎共同度过的艰难岁月,借其嫂的话,突出了家族的苦难和凄凉孤单;又一一追述了自己离 家之后叔侄短暂的几次相聚,突出了十二郎的遽死给自己带来的无可弥补的精神创伤。问十二郎究竟患何 病、何时殁等语,表面语气较低缓,却令人觉得作者锥心的痛楚。整篇文章行文质朴自然,情深语切。如 第十一段先说与十二郎“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的痛苦,继写自己“不孝不慈,而不得 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的无奈,再表达“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的凄凉,三个 句子从不同角度强调了未能与十二郎生前相互照料的无穷遗憾和死时不能亲临吊祭的深深内疚。其他诸如 “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之类的句子,文中更是反复出现。23.第①段写其妹死后不能回归故里,竟葬在离家七百里的异地,一开头就充满无限哀伤之情。 第④段直抒悲痛之情,“哭汝”、“奠汝”与第①段悲情相应。结束时连说“呜呼哀哉”,呼应第①段的 悲叹,使悲痛的气氛回荡不息,加强了抒情的效果。24.幼年读经书,“爱听古人节义事”,因而“以一念之贞”造成了终生的悲剧。指出了“识诗书”是亡妹 一生悲剧的根源。虽然作者还不是旗帜鲜明地提倡反对封建礼教,但他对于妇女的守节,对于吃人的封建 伦理道德观念,毫不隐讳地表示了怀疑。这也揭露了封建礼教和道德观念对人的精神毒害,具有一定的积 极意义。25.写幼年共同捉蟋蟀时,妹“奋臂出其间”,表现了她天真活泼的情态;写兄妹共同读书时,妹“梳 双髻,披单缣”,显示了她稚嫩可爱的神态;写作者远游时,妹“掎裳悲恸”,作者中进士返家时,妹 “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这一恸一笑,表现了纯真的兄妹之情、总之,这些细节描写都表 现了妹妹活泼可爱的少女形象,以及与作者之间天真无邪、亲密无间的兄妹之情。26.从地理位置上看: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从历史来看:秦国出兵六国必先解决 韩、魏问题,否则恐有后顾之忧i“厚韩亲魏以摈秦。”27.(1)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 自相残杀。 (2)苏洵一文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一文是就史论史, 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 (3)苏洵之文着眼于当时宋朝统治者屈服妥协的对外政策,围绕“赂”选 材,批评统治者屈辱苟安的国策;苏辙之文着眼于战略形势,围绕“势”选材,批评统治者缺乏战略眼 光,见利忘义。28.(1)韩、魏两国阻挡了秦国出入的要道,遮蔽(掩护)着骰山东边的诸侯国家。 (2) 不如厚待、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29.略 30.略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1.(1)韩愈 柳宗元 (2)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3)序天伦之乐事 开琼筵以坐花 (4)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 (5)君看流水尚能西2.B(《秋水》是《庄子》中的篇目。) 3.D(归有光是明代“唐宋派”古文家。)4.例1: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赏析:运用排比,描写郭橐驼种树娴熟的技 术细节.简洁却义详尽,连用四个“其”和“欲”,一以贯之,造成一气呵成的效果,其说话的神 情、口气毕现,自信、智慧的郭橐驼真实得让人触手可及i 例2: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 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赏析:以短句排比摹写“吏来而呼”时神气活现的情景,节奏快。把排比中的“尔”(或“而”)稍 作重读,造成循环的语言效果,“扰民”之态便更为突出。5.我与他们三个人的为政才能不一样。6.描述略。评价:这幅与民同乐、天下太平的图景,强调以礼乐治天下,符合儒家思想。 (或:曾皙描绘的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生活,追求的是心境的淡泊、灵魂的自由。)7.提示:主要是曾皙的理想符合孔子以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而且曾皙说得也含蓄委婉,态 度谦逊。也可以认为曾皙的这段话表达了隐士的生活景象,可能隐约触动了孔子周游列国 屡遭失败、心力交瘁而想过平静无为的生活的想法。8,游赏的缘由 游赏的过程 自然景物 同游人的情况 思想情绪9.文中句式多变,长短相间,有多处上下两句构成整饬、巧妙的对仗,中间夹有两个间句.引人 思考,读来抑扬顿挫。10.运用拟人手法。认为是春天主动用美丽的风光召唤自己,是大自然把各种美景全部呈现出 来借自己享用,富有情趣。而句中以“阳”饰“春”,暖意融融;“景”前着一“烟”字,阳气蒸腾; “文章”一词,则写出风光多姿多彩?11.李白珍惜时间,热爱生活,虽有仕途不达的郁闷和世事难料的迷惘,却没有醉生梦死地追 求宴饮之乐。从序文中可以看出李白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12.如胶似漆,其乐融融。13.译文:听说姐姐家有一个阁子,那么什么叫阁子呀?“奇”处:稚气未脱的小妹们的一句平常 的问话,妻子竟在丈夫面前津津乐道,这透露出的是妻子的幸福感与满足感。“南阁子”就 是丈夫读书的地方,妻子自得于“南阁子”,实际上是自得于丈夫,是对丈夫的一往情深。14.(1)归有光散文写人的特点是:①注意选择印象最深、感触最大的细节,形声兼备,亲切可 感、如写母亲以指叩扉,祖母以手阖门,妻子凭几学书,都让读者有亲眼目睹之感:②自然 之中注意用笔的变化。如语言描写,写母亲用转叙,写祖母、妻子则用直叙;祖母的语言描 写最多,共有三次,其中两次是向孙儿讲话,一次是自言自语。每一次的言语包含的情感、 所显示的心理也不相同。 (2)归有光散文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含而不露,不去刻意追求 强烈的效果,却感人至深。结尾一句,使人仿佛看到归有光独白面对枇把树,胸中如有千言 万语,欲吐却难畅,物是人非之叹,对亡妻的思念,尽在不言中。15.(1)以民俗的懒惰及自身的迂腐来突出妻子的能干与用心。 (2)表现妻子的善良与感 恩之心。两人相继去世,突出了无以言说的悲情。 (3)借自己老父的话,把全文的感伤情 调推向了极致,有一种“不提起倒也罢了,一提起眼泪汪汪”之感,并巧妙交代写作目的。16.侧面暗示妻子王氏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环境的熏陶,正面写她操持家务,孝敬公婆、善 处邻里、善待亲友,理解丈夫的品行。17.一把竹椅,用它来坐;一张木床,用它来睡。似废话,却表现出作者独特的个性与自乐之情。18.夫妻。衬托作用:妻子主持家务,井然有序,客观上“纵容”了丈夫的“醉书”习性;当作者对 这种习性悔而思改时,她幽默地表示反对,可见她主观上对丈夫的“醉书”持赞赏态度。19.妻子幽默地表示反对,自己又考虑到男人痴迷诗文总胜于沉溺女色等因素,最终采取顺其 自然的态度。20.描绘了书斋主人为读书常常置酒茶、饭食、睡眠、家人和宾客等于脑后的痴醉癫征的状态, 展示了一个嗜书如命的书痴形象,表达了作者自得其乐、自我陶醉的心态。21.提示:如家庭教育方面,可以从下列现象着手改写:如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体健 康,少得病,长得壮,长得快。于是,有的家长就过分地关心孩子的冷暖,不许孩子出门到产 外活动,风天怕吹着,雨天怕淋着,晴天怕晒着,暑天怕热着,冬天怕冻着。再如,有的家长 生怕孩子营养不良,什么巧克力、牛奶、麦乳精、蜂王浆……一个劲儿地往孩子嘴里塞。又 如,孩子上学后,有的家长又任意给他们增加学习内容和学习难度,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 了,家长还要另外补充作业;孩子在学校学完了功课,回家后还要吃“小灶”;在学校上学的 同时,还要孩子参加校外学习班等。22.略

《中国诗歌研究》论文分析题及答案大全

菩萨蛮大唐王朝国力空前强盛,国家从长期分裂复归于统一,封建经济和文化获得了充分发展的良好条件,再加上朝廷在各方面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尤其是确立了以诗赋取土的科举制度,打破了魏晋以来门阀对仕途的垄断,使大批有才华的寒门子弟脱颖而出,最终创造了唐代文学的空前繁荣 。有唐一代作家作品数量之多,成就之高,影响之大,都是前未曾有的。 唐代诗歌堪称一代文学标志,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是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初、盛、中、晚各期都名家辈出,大家纷呈。诗歌创作几乎遍及社会各个阶层的男女老少,《全唐诗》收录的诗人就有两千余家,诗作近五万首,而实际远不止此数。

哈哈,我就担任这门课的。

201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鉴赏练习一、【三年高考】【2012高考试题解析】(2012·全国新课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思 远 人 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5分) “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关系是: “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 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解析】本题是针对下阕人物形象的把握,诗句意为“弹洒不尽的那两行珠泪,还当窗滴下来,并滴进了砚台中,就用它来研磨香墨。正因无处寄书,更增悲感而弹泪,泪弹不尽,而临窗滴下,有砚承泪,遂以研墨作书。写到别来、此情深处’,墨中纸上,情与泪粘合为一,不辨何者为泪,何者为情。故不谓笺色之红因泪而淡,却谓红笺之色因情深而无。”因此,“就砚旋研墨” 与“临窗滴”有暗指关系,意在强调思念之深情。【考点定位】鉴赏诗歌表达技巧。(2012·天津)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8分)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1)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2) 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分)(3) 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答案】参考:(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2)修辞:对偶、借代。炼字:“逢”“忙”。色彩:“碧”“黄”。情感:喜爱之情。(3)采菊东篱下 率性自然 超凡脱俗【解析】第(1)题考查对诗歌中形象的把握情况。赏析诗歌中的形象,首先要立足诗歌内容,然后再结合诗中的文字。第(2)题考查诗句的赏析。其实对诗句的赏析,也要体现在对诗句中具体的字赏析。第(3)题是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和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012·四川)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子 规【注】[元]曹伯启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答案】(1)答案要点:“空”字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3分)(2)答案要点: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人归去,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5分)【解析】第(1)题是炼字题,“空”在学过的许多古诗中出现过,学生并不陌生。只要抓住意象“贪夫”的心理和情感,结合思归的主题,就能推出答案。第(2)题是情感和意象题,从标题“子规”不难看出思乡难归的情感主题。任意选择诗歌中的两个意象,结合情感主题分析即可。【考点定位】古诗鉴赏。16.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4分)【答案】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解析】情与景分为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和情景交融。首联情景交融,颔联直接抒情。【考点定位】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备考建议】抒情方式分类特点例句简析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要任何附着物,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间接抒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情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借景抒情白居易《草》[来源: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即由“景”生“情”。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抒情方式。寓情于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怀着特有的情感去看眼前景象,这种景象自然带上了诗人情感的色彩。情景交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抒情与写景达到了浑然一体,自然天成的程度。托物言志陆游《卜算子·咏梅》即借描写其他事物,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品格。(2012·江西版)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江城子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答案】意象的内涵:杨柳,代指初春季节,暗喻男女离别。飞絮,代指暮春季节,暗喻青春流逝。(2分)表达的情感:伤春忧时之愁,久别怀人之情。(2分)【解析】此问难度不大,杨柳、飞絮是古诗歌常见的意象。【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对古诗词常见意象的理解和情感分析。(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答案】相同点:①写出了愁之深广绵长。②比喻手法及艺术效果:以水喻愁,比喻生动形象。(2分)不同点:①感情及其程度:李词写的是家国之愁,秦词写的是儿女之情,且秦词愁情的程度比李词略有加深;②表现手法:秦词是对李词的翻新,不是直接以水喻愁,而是以春水比拟泪水,再以泪写愁,写法曲折。(2分)【解析】注意题目要求,既要答同,又要析异。结合词句从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对古诗词语言的比较鉴赏和综合评价能力。(2012·湖南版)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梦江南 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⑴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考点定位】此题考查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解析】解题的关键在第二句的“天涯”,由此可知,诗中主人公内怀离思,感情怅惘凄伤。【答案】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考点定位】此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解析】鉴赏人物形象的技巧之一是通过意象分析。意象“月”承前表达离思,“不知心里事”表现人物形象的孤独处境和凄凉心情。意象“水”和“花”,表现了自叹自怜的心境。【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考点定位】此题考查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处境为D级。【解析】此句的表达技巧是借景抒情,或答成情景交融。两种景物分别表现不同的情怀。“摇曳树”象征起伏不定的阵阵思念;“碧云斜”表现了低沉、伤感的心情。【答案】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2012·湖南版)10.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8分)度破讷沙①(其二)李益破讷沙头雁正飞, 鸊鹈泉②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 满碛寒光生铁衣。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鸊鹈泉:泉水名。(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______诗。(2分)【答案】边塞【解析】诗歌描写“破讷沙”“鸊鹈泉”等边塞风光和“铁衣”等军旅生活,属于边塞诗的范畴。【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能力。(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m【答案】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2分)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2分)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2分)【解析】意境的赏析要抓住景物描写中的意象,逐句解说画面,体会诗人情感。全诗撷取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场景,景物有“大漠辽远、大雁高飞”和“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意境雄浑壮美,将士情感也复杂,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更有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评价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 ,鉴赏评价(2012·广东)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余杭四月[元] 白珽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闻,养蚕人家为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提示(1)列锦、远近高低、动静结合、有色有态、视嗅结合、情景交融。(2)整个晴天充满了生机活力。【解析】【考点定位】(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D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D(2012·大纲版)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落 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注]修睦:晚唐诗人。(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第一、三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 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趣。(4分)(答出“思”、“信”两字的作用的,给2分;答出使全诗富于变化的,给2分)2、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来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4分)(答出构成对比的,给2分,能简要分析的,给2分)【解析】第一题重在考查诗歌意象描写的角度及其作用,答其他的描写角度和作用,也应该适当给分;第一小题设问的角度不太明确,因此学生答案应该可以是多样性的。第二题考查诗歌的手法和作者的情感。【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012·重庆)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鹧鸪天预报 [金]王 寂 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 ①亭皋:水边的平地。②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4分)【答案】(1)运用比拟写出了山水的变化。“晓云散去山腰瘦”,写出了晓 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暗含着晓云弥漫时想象中山峰的壮阔;“宿 雨来时水面肥”,既表现出夜里下雨之后水面的宽阔,又暗含着下 雨之前水面的窄狭。 【解析】先分析手法,再行解释,既然点明“变化”二字,就要从眼前的实景分析出暗含的虚景。如看到“散去”就要想到散去之前是什么样子。内容上题干已点明——写出了山水的变化,题干主要是要结合诗歌分析其表达效果。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按照这样的思路来答,会更好。【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分析鉴赏诗歌艺术技巧的能力。(2)作者为何说“荒却溪南旧钓矶”?(2分)【答案】因为钓鱼是有机心之事,作者已忘机而不再钓鱼,所以说荒弃 旧钓矶。【解析】就结果找原因,首先确定范围在词的下阕,参考注释,找出“忘机”二字。【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理解诗歌从诗句开始,然后从整体上思考。【2011高考试题解析】二(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答案】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答案】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诗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高考考点】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三(天津)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骤雨【宋】华岳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四库全书》(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2分)(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3分)(3)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3分)【答案】(1)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不好,开篇写骤雨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的重心,冲淡了艺术效果。好。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初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而按现在的顺序,在表达上略显突兀。【解析】第一题考查炼字。第二题考查对某一句的赏析。第三句考查谋篇布局。【高考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八(辽宁)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 黄庭坚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③。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8.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6分)【答案】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突然,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这是一幅画。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解析】答出画境的,给2分;答出想象中的真景的,给2分;答出从画面引出想象中的真景、再返回画面的,给2分。意思对即可。9.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答案】不恰当。表面看,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之处,但其实十分高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而产生幻觉的以中国独特感觉,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批评者确未能领悟诗的这种佳趣。【解析】答出诗表面不合理,其实很高秒的,给2分;能做简要说明的,给3分。意思对即可。如认为前人的说法恰当,只要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九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锦山被烧死。(1)这首诗首联写抒情有什么特点?(4分)答: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运用拟人、对比的羞耻手法,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以乐景写哀情,哀景衬哀情。(2)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背景?(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表现了诗人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愤慨;表现出诗人一种无奈的超脱。十(江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忆李白 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答案】①诗坛地位,无人能比;②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③诗歌风格,清新、俊逸。(2)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答案】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答案】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扬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十二(湖北)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登 城 望湖楼晚景 刘敞 苏轼雨映寒空半有无, 横风吹雨入楼斜,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浅深山色高低树, 雨过潮平江海碧,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2分)(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2分)(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参考答案】(1)和风细雨。(2)①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蒙蒙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图意境;②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承上启下。(3) ①刘诗通过写雨映寒空,山深树幽,倚楼眺 望的一幅水墨画,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江南水墨图。 ②苏诗通过写横风斜雨,潮江涌动,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雨 前,雨后的壮观美景 。 【解析】两首诗歌同为写景佳作,赏析时抓住诗人描写的景物,品味景物的特点,结合诗人的诗歌特点,全面赏析。(1)要填与“疾风骤雨”相反的词语,结合诗歌即可得出。(2)分析作用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答题,内容包括强调的内容和对主题情感的作用,形式包括对题目、开头、上文、下文和结尾的作用。(3)王国维以西方美学崇高的理论糅合中国古代美学阴阳柔刚说而提出:“美之为物有二种:一曰优美,一曰壮美。”若吾人与审美对象无利害关系,又毫无生活之欲存在,则“此时吾心宁静之状态,名之曰优美之情,而谓此物曰优美。若此物大不利于吾我人,而吾生活之意志为之破裂,因之意志遁去,而知力得独立之作用,以深观其物,吾人谓此物曰壮美,而谓其感情曰壮美之情”(《红楼梦》评论)。优美指审美主体在观赏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对象时,主客体之间所呈现出来的和谐统一的美。其特征是:1)和谐;2)在形式上具有小巧、和谐、精致、轻盈、绚丽、清新、秀丽、优雅等品格;3)是外观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统一,具有静态、柔性的美,没有冲突、矛盾。壮美是凡事物能使人有崇高、严肃、雄壮之感者。【高考考点】默写常见名句名篇十五(福建)古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晓至湖一上 [清]历鹗 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折二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 泛泛逐清景三。 (选自《清诗选》) [注]① 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1) 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3分) 答: 。(2)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 答: 。【答案】(1)答题要点:①喜爱幽静:“人意静”、“寒雾生”等;②亲近自然:“临水”、“稍见初日开”等;③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④自由暂不可得的惆帐:“安得”。(意思对即可。)(2)答题要点: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的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其它看法,言之成理亦可。)【解析】第一小题要从诗歌的意象入手,找出打上作者情感络印的名词,挖掘作者隐含在“景语”里面的“情语”,此题并不难解。第二小题的诗句通俗易懂,设题相当开放,答案有好几种,关键要围绕表达技巧进行答题,只要能有理有据,言之成理即可得分。【高考考点】鉴赏古代文学作品思想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十七(北京)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示秬秸1张耒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遶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上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注释:1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7分)1下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C 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去担忧饼冷难卖。D 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二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答案】B【解析】B项“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错。文章的内容反映了民间疾苦,生存的艰难,语言风格平实朴素、明白如话,也不是诙谐风趣的特点,选项的解释不符合卖饼儿的心理。2 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答案】要点一:平实,没有华丽辞藻,明白如话,通俗浅显。举例:“捧盘出户”“市楼东西”等等,均无任何修饰之语。要点二:有韵味,写景、叙事,蕴含丰富。举例: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写了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对卖饼儿生活给予的同情和关怀,其他如“人未行”的空寂街景,“忧饼冷”的心态的表露,均语浅而意深。【解析】做此题,审题是关键,答题思路是诗歌“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在文本中的具体依据;拟写答案时,“平实”要从遣词造句的语言风格形式上来作答,“有韵味”要从内容上来探究。

菩萨蛮大唐王朝国力空前强盛,国家从长期分裂复归于统一,封建经济和文化获得了充分发展的良好条件,再加上朝廷在各方面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尤其是确立了以诗赋取土的科举制度,打破了魏晋以来门阀对仕途的垄断,使大批有才华的寒门子弟脱颖而出,最终创造了唐代文学的空前繁荣 。有唐一代作家作品数量之多,成就之高,影响之大,都是前未曾有的。

《中国诗歌研究》论文分析题答案高中

一篇论文就值这么点儿呀,谁肯干啊?除非他的那你什么人。

答案?是说教材后面的课后题吗?教育教案方面相关网站可能有,但不知道你那是哪个地方哪一版的。百度上你还可以搜索其他的不过如果你是现实中要用的话,还是买1本王后雄系列辅导书来看看更方便些解析什么的一应俱全

散文之部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1.放翁 南宋 2.纪传 通 褚少孙3.杜牧 铺采摘文 体物写志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4.(小孤山:)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 (大孤山:)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 (分析:)小孤山高耸而秀丽,大孤山虽不及小孤山 秀丽,但它四周没有沙洲芦苇,看起来好像浮在水面上5.苏轼的诗句运用“小姑嫁彭郎”的传说,加强了全诗的情调和风趣,让读者展开想象,课文中 引用这句富有浪漫想象的诗,并对有关传说予以考证,让读者身临其境。6.方法: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却,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 尝,而况大軱乎!启示:(1)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不断积累经 验,就能够逐渐掌握客观规律,在实践中进入自由的境界,做到“游刃有余”。 (2)即使把握了客观规律,面对具体问题,仍旧要有谨慎的态度,才能够把事情做好。7.第一次是项羽被汉兵追及,自认为难以逃脱的时候;第二次是乌江亭长让他渡江时。这表 现了项羽对自己的战斗能力充满了自信,可是又无法面对楚军即将彻底覆亡的现实,于是 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天命的安排。项羽刚愎自用又优柔寡断,自满于所获得的战功,想要靠 武力经营天下,最终众叛亲离,导致了失败,可他自己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8.用了借喻(比喻),把湖面比喻成镜子.写出了鄱阳湖明亮如镜、水天一色的景象。9.还写了生活中的常识、郡县沿革、地形防戍等情况。这样写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写景记游 具有思想深度,同时亦为景物添彩生色,历史的积淀与胜景互相映发,更为引人人胜。10.略(提示:此题为开放题,可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作出判断,也可结合教材“相关链接二”中 的五首诗谈自己的看法)11.示例:在江水拦住去路,项羽已无路可逃时,司马迁却写成他有充分的机会脱逃而偏偏不肯过乌江,好 像他不是被追杀得走投无路,不得不死,而是在生与义、苟活幸存与维护尊严之间,从容地做出了选择。 司马迁写项羽对自己的死毫不在意,但却不忍爱马被杀,把它赠给亭长,显出了项羽重情义。最后,司马 迁又再加上项羽把头颅留赠故人这样一个出人意表、千古未闻的细节,使一个末路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12.用了排比和对比,借古讽今。针对秦始皇和老百姓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两者之间的矛盾:秦始皇穷奢极 欲、挥霍无度,老百姓却在辛勤劳作-揭露秦统治者穷奢极欲,滥用人力物力,导致灭亡,以此讽喻当今 帝王。13.(1)语言描写。通过大铁椎的活,我们可以看出他极有抱负,想与真正的英雄为伍,干一番 大事,又表现他有知人之明,豪放而坦诚。同时,他行事敢做敢当,不连累他人。 (2)动作描写。通过描写一场惊心动魄、以寡敌众的厮杀,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大铁椎的威武雄姿。 (3)环境烘托。“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的阴森环境渲染了肃杀的气氛,烘托大铁椎从容上 阵、沉着应战的姿态。(4)人物衬托。以豪贼人员之众、来势之凶衬托了大铁椎“大呼挥椎”的非凡气概 和“奋椎左右击”势不可当的神威。威名远播的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的反应也从侧面写出了这场 决斗之凶险惨烈、惊心动魄,同时也形象地印证了大铁椎的知人之明与泣天神威。 (5)作者评论:作者把大铁椎和行刺秦始皇的“力士”作比较,可以看出他对大铁椎的推崇。14.略 15.略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1.(1)赂秦而力亏 (2)不赂者以赂者丧 2.祸患常积于忽微3.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兔起鹘落 4.伯 仲 叔 季 太牢 少牢 5.悼词 祭十二郎文6.“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7.作者在充分论述赂秦之害的基础上,巧妙引用战国时苏代(苏秦之弟)劝阻魏王时的一句 话。这句话比喻精当,一语击中了秦欲难填的要害,形象地说明了赂秦必致灭亡的道理,从 而有力地支持了本文论点,在结构上也有收束上文的作用。8.未赂秦的齐、燕、赵三个国家。观点:不赂者以赂者丧。9.两国形势、环境相同,都处在秦革灭殆尽之际;两国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两 国灭亡的原因不同: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于招致祸患;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10.“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悲夫”,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 击六国的政策。连用两个叹词,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了连接作用。11.这一句是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 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掌权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12.先写晋王临终遗嘱,庄宗恪守父命,出兵报仇,终于凯旋,有“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的壮 举,证明“成则由人”的道理。次写庄宗报仇雪耻后,以为大功告成,不思强盛,宠信伶官,由盛而衰, 最后落得仓皇出逃,出现“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的“惨状”,证明了“败亦由人”的道理。13.借古讽今,告诫当时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于表面的繁荣。14.对比论证。成败“皆白于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15.盛:“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把它们献于太庙,并且“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衰: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16.为当代和后世帝王提供历史教训(实际上也为一般人提供历史教训)。17.示例:庄宗受矢,太庙藏之。每逢出征,则遣从事。以太牢告祖庙,请三矢于灵前。盛以锦囊,负而前 驱。凯旋而还朝,纳矢而人庙。分析:全部使用对偶句,显得板滞。奇偶并用,长短错落,给文章注入灵 动之气。18.(1)悲叹家族人丁不兴。父母早亡,兄殁南方,两世一身等久已令他体会到家境凄凉之悲。而如今侄儿 又撒手西去,儿于,侄孙尚年幼,韩氏能支撑门面的只有自己。 (2)悲叹自己仕途失意。韩愈29岁才开始人仕途,到36岁写作本文之时的几年间,辗转迁徙,在京城、汴 州、徐州等地四处漂泊。他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却不得施展,内心自然郁郁寡欢。19.作者之所以这样不厌其烦地叙写,意在指责自己、反省自己为“求斗斛之禄”而带来无法挽 回的悔恨,使人读来无限悲哀。20.作者祭奠与自己关系密切、感情深厚的侄儿,抒发了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通篇“汝”、“吾” 相称,像是与侄儿面谈对语,异常真切,使人很容易感受到叔侄情深,感受到作者的悲痛。21.作者一连用了三个“邪”字,表现了他乍听到噩耗时的分外意外,震惊,以至怀疑消息是否可靠的心理 状态。连用三个“乎”字,强化了质疑的语气。作者由于惊疑、悲痛而神志恍惚,他感觉像是在梦里一 样,待稍稍冷静一些后,仍然觉得侄儿已死的消息是误传。连用四个“也”字,前三个“也”字带动了三 个判断句,强调消息的不可信,最后一个“也”字却把语气由不能相信转换到不得不相信上来。后用七个 “矣”字,表达了肯定、无奈的语气。句句紧扣前面的追问,自己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却得到了现实无情 的印证,天意难料,天理难推,神明不明,寿命不可预知。这些语气助词的运用,强化了作者情感发展变 化的节奏,也准确地抒发了作者不愿相信、不能相信而又不得不信的失去亲人的至悲至痛之情。22.示例:《祭十二郎文》融抒情于叙事之中,作者围绕十二郎的生前身后事,于叙事之中生发出无限的悲 情。韩愈与十二郎,在家庭连遭不幸的情况下,一起度过了苦难的童年。又因为家族的、亲情的和年龄上 的关系,韩愈与十二郎虽名为叔侄,却情同手足。这是韩愈写作本文无需为文造情的感情基础。祭文追忆 了幼时与十二郎共同度过的艰难岁月,借其嫂的话,突出了家族的苦难和凄凉孤单;又一一追述了自己离 家之后叔侄短暂的几次相聚,突出了十二郎的遽死给自己带来的无可弥补的精神创伤。问十二郎究竟患何 病、何时殁等语,表面语气较低缓,却令人觉得作者锥心的痛楚。整篇文章行文质朴自然,情深语切。如 第十一段先说与十二郎“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的痛苦,继写自己“不孝不慈,而不得 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的无奈,再表达“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的凄凉,三个 句子从不同角度强调了未能与十二郎生前相互照料的无穷遗憾和死时不能亲临吊祭的深深内疚。其他诸如 “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之类的句子,文中更是反复出现。23.第①段写其妹死后不能回归故里,竟葬在离家七百里的异地,一开头就充满无限哀伤之情。 第④段直抒悲痛之情,“哭汝”、“奠汝”与第①段悲情相应。结束时连说“呜呼哀哉”,呼应第①段的 悲叹,使悲痛的气氛回荡不息,加强了抒情的效果。24.幼年读经书,“爱听古人节义事”,因而“以一念之贞”造成了终生的悲剧。指出了“识诗书”是亡妹 一生悲剧的根源。虽然作者还不是旗帜鲜明地提倡反对封建礼教,但他对于妇女的守节,对于吃人的封建 伦理道德观念,毫不隐讳地表示了怀疑。这也揭露了封建礼教和道德观念对人的精神毒害,具有一定的积 极意义。25.写幼年共同捉蟋蟀时,妹“奋臂出其间”,表现了她天真活泼的情态;写兄妹共同读书时,妹“梳 双髻,披单缣”,显示了她稚嫩可爱的神态;写作者远游时,妹“掎裳悲恸”,作者中进士返家时,妹 “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这一恸一笑,表现了纯真的兄妹之情、总之,这些细节描写都表 现了妹妹活泼可爱的少女形象,以及与作者之间天真无邪、亲密无间的兄妹之情。26.从地理位置上看: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从历史来看:秦国出兵六国必先解决 韩、魏问题,否则恐有后顾之忧i“厚韩亲魏以摈秦。”27.(1)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 自相残杀。 (2)苏洵一文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一文是就史论史, 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 (3)苏洵之文着眼于当时宋朝统治者屈服妥协的对外政策,围绕“赂”选 材,批评统治者屈辱苟安的国策;苏辙之文着眼于战略形势,围绕“势”选材,批评统治者缺乏战略眼 光,见利忘义。28.(1)韩、魏两国阻挡了秦国出入的要道,遮蔽(掩护)着骰山东边的诸侯国家。 (2) 不如厚待、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29.略 30.略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1.(1)韩愈 柳宗元 (2)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3)序天伦之乐事 开琼筵以坐花 (4)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 (5)君看流水尚能西2.B(《秋水》是《庄子》中的篇目。) 3.D(归有光是明代“唐宋派”古文家。)4.例1: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赏析:运用排比,描写郭橐驼种树娴熟的技 术细节.简洁却义详尽,连用四个“其”和“欲”,一以贯之,造成一气呵成的效果,其说话的神 情、口气毕现,自信、智慧的郭橐驼真实得让人触手可及i 例2: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 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赏析:以短句排比摹写“吏来而呼”时神气活现的情景,节奏快。把排比中的“尔”(或“而”)稍 作重读,造成循环的语言效果,“扰民”之态便更为突出。5.我与他们三个人的为政才能不一样。6.描述略。评价:这幅与民同乐、天下太平的图景,强调以礼乐治天下,符合儒家思想。 (或:曾皙描绘的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生活,追求的是心境的淡泊、灵魂的自由。)7.提示:主要是曾皙的理想符合孔子以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而且曾皙说得也含蓄委婉,态 度谦逊。也可以认为曾皙的这段话表达了隐士的生活景象,可能隐约触动了孔子周游列国 屡遭失败、心力交瘁而想过平静无为的生活的想法。8,游赏的缘由 游赏的过程 自然景物 同游人的情况 思想情绪9.文中句式多变,长短相间,有多处上下两句构成整饬、巧妙的对仗,中间夹有两个间句.引人 思考,读来抑扬顿挫。10.运用拟人手法。认为是春天主动用美丽的风光召唤自己,是大自然把各种美景全部呈现出 来借自己享用,富有情趣。而句中以“阳”饰“春”,暖意融融;“景”前着一“烟”字,阳气蒸腾; “文章”一词,则写出风光多姿多彩?11.李白珍惜时间,热爱生活,虽有仕途不达的郁闷和世事难料的迷惘,却没有醉生梦死地追 求宴饮之乐。从序文中可以看出李白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12.如胶似漆,其乐融融。13.译文:听说姐姐家有一个阁子,那么什么叫阁子呀?“奇”处:稚气未脱的小妹们的一句平常 的问话,妻子竟在丈夫面前津津乐道,这透露出的是妻子的幸福感与满足感。“南阁子”就 是丈夫读书的地方,妻子自得于“南阁子”,实际上是自得于丈夫,是对丈夫的一往情深。14.(1)归有光散文写人的特点是:①注意选择印象最深、感触最大的细节,形声兼备,亲切可 感、如写母亲以指叩扉,祖母以手阖门,妻子凭几学书,都让读者有亲眼目睹之感:②自然 之中注意用笔的变化。如语言描写,写母亲用转叙,写祖母、妻子则用直叙;祖母的语言描 写最多,共有三次,其中两次是向孙儿讲话,一次是自言自语。每一次的言语包含的情感、 所显示的心理也不相同。 (2)归有光散文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含而不露,不去刻意追求 强烈的效果,却感人至深。结尾一句,使人仿佛看到归有光独白面对枇把树,胸中如有千言 万语,欲吐却难畅,物是人非之叹,对亡妻的思念,尽在不言中。15.(1)以民俗的懒惰及自身的迂腐来突出妻子的能干与用心。 (2)表现妻子的善良与感 恩之心。两人相继去世,突出了无以言说的悲情。 (3)借自己老父的话,把全文的感伤情 调推向了极致,有一种“不提起倒也罢了,一提起眼泪汪汪”之感,并巧妙交代写作目的。16.侧面暗示妻子王氏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环境的熏陶,正面写她操持家务,孝敬公婆、善 处邻里、善待亲友,理解丈夫的品行。17.一把竹椅,用它来坐;一张木床,用它来睡。似废话,却表现出作者独特的个性与自乐之情。18.夫妻。衬托作用:妻子主持家务,井然有序,客观上“纵容”了丈夫的“醉书”习性;当作者对 这种习性悔而思改时,她幽默地表示反对,可见她主观上对丈夫的“醉书”持赞赏态度。19.妻子幽默地表示反对,自己又考虑到男人痴迷诗文总胜于沉溺女色等因素,最终采取顺其 自然的态度。20.描绘了书斋主人为读书常常置酒茶、饭食、睡眠、家人和宾客等于脑后的痴醉癫征的状态, 展示了一个嗜书如命的书痴形象,表达了作者自得其乐、自我陶醉的心态。21.提示:如家庭教育方面,可以从下列现象着手改写:如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体健 康,少得病,长得壮,长得快。于是,有的家长就过分地关心孩子的冷暖,不许孩子出门到产 外活动,风天怕吹着,雨天怕淋着,晴天怕晒着,暑天怕热着,冬天怕冻着。再如,有的家长 生怕孩子营养不良,什么巧克力、牛奶、麦乳精、蜂王浆……一个劲儿地往孩子嘴里塞。又 如,孩子上学后,有的家长又任意给他们增加学习内容和学习难度,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 了,家长还要另外补充作业;孩子在学校学完了功课,回家后还要吃“小灶”;在学校上学的 同时,还要孩子参加校外学习班等。22.略

《海滨故人》在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了女大学生们的生活,她们的思想和追求、苦闷和彷徨,宣泄了接受现代高等教育的女性寻求人生意义和自我价值的心理,流露出强列的女性意识和现代意识。小说写了露莎和她的几位同窗女友从聚首言欢到风流云散的过程,以婚恋的袭扰穿插其间,格调凄婉缠绵。

《中国诗歌研究》论文分析题及答案解析

是 选修课 用吗? 呵呵 你不用着急 ,在网上 查些资料 随便 填写一下 就能 过的,只要你交作业就行了。 我是 理工毕业的 我知道。

一篇论文就值这么点儿呀,谁肯干啊?除非他的那你什么人。

1、D 2、B 3、 4、C 5、①岩扉松径长寂寥 ②袅袅兮秋风 ③吞声踯躅不敢言 ④三顾频烦天下计 ⑤碣石潇湘无限路 ⑥石破天惊逗秋雨 ⑦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⑧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⑨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⑩逸豫可以亡身 ⑾飞羽觞而醉月 ⑿人间正道是沧桑 6、略7、上阙写尽了作者的凄惋之情。“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故国旧地,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8、下阙运用了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作者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此句运用味觉来写愁:这里的味道不是普通的酸甜苦辣,而是一种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深的感觉;舌品不得,心感方知。作者不是将“愁”诉诸人们的味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9、①不同。前诗“客来”二句写诗人梦中醒来,不知身在何方,但见西窗外水天相接,烟波浩渺。诗人不被贬谪所困,仍能悠然欣赏自然环境的清静壮美,表现出一种旷达、洒脱的情怀。后诗“溪边”二句写热闹过后,路人稀少,斜阳下诗人只身独处,在方向不明的三叉路口,百无聊赖地数过往行人。蕴蓄着诗人晚年被贬,对不幸身世与不平社会的感叹,表现出落寞与不平的情怀。/②相同。后诗“溪边”二句写诗人悠闲地独自站在溪边的三叉路口,在斜阳余晖下,数着一个个的过路行人。表现出诗人摆脱了被贬的痛苦,心中满是闲逸洒脱的情怀。10.D “固”应解释为“坚决、坚持”11.B 恐怕、也许。A把/凭借,靠;C连词,表示顺承关系/表示转折关系;D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末助词,无实义 12.D 景公已将鱼送给了弦章13.(1)我从小地位低下,不懂得治理人民的办法。但是我有两条钓鱼的经验,用来送给您。(重点词:“贱”、“道”、“焉”。重点词未译,每个扣0.5分。下同。)(2)他们本身的才智(素质)不高,所以看不到国君的缺点,他们的勇气不够,不敢(指出不足)侵犯国君的尊严。(重点词:“知”通“智”,智力;“颜色”)、说明道德品行的修炼需要像雕琢玉器一样,精益求精。 15、因为在对话中孔子认为,子贡已经具备了“告诸往而知来者”的能力,即举一反三的能力。 参考译文一: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而仍快乐,富有而又好礼的人。”子贡说: “《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子贡呀,我现在可以同你谈论《诗》了,因为告诉你这一点,你就可以知道另一点。”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分析论文题目大全及答案解析

《红楼梦》的爱情悲剧我感觉这个比较好写,而且材料也多。不管多少字的论文都可以搞定。想当初,我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就差点选这个,不过后来换成了当代文学方向,所以拿了个高分;但如果你的要求只是过关,那这个选题比较好。

古代诗歌鉴赏技巧 作者: 刘凯 凤凰出版社 古老的中国有着灿烂辉煌的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古代诗歌就像中国文化浩瀚海洋里的一颗明珠,熠熠闪光。璀璨的光辉映照你我,以它那或阔大或深曲的意境、或澎湃或温婉的情韵、或典丽或朴质的语言怡养着我们的性情,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由于社会环境、人文环境、语言环境的变迁,普通读者尤其是中学生,鉴赏古代诗歌仍有一定的困难。作为每年的高考专项,古代诗歌的鉴赏正日益爱到大家的重视。不过从每年的高考成绩看,古代诗歌鉴赏得分不高。虽然花的时间不少,但收效甚微。究其所以,固然和中学生的知识面狭窄、人生阅历不足有关,但最为主要的还是方法不当。因此,掌握一定的鉴赏技巧也就显得益发重要。这也就是编纂此书的目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指南作者:万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为了积极配合高中新课程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要求,适应新课程高考的要求,参照《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方案》,特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编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指南》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鉴赏指南》两本配套用书。本丛书有以下特色: 一、首家推出“自主模块综合运用题”自主模块综合运用题是考取第一层次(重点本科)必考内容,又属“史”无前例的新题型。我们参考部分高校自主招生试卷、台湾高考卷以及具有探索性质的海南等省高考卷,确定自主模块综合运用题以有一定限制性的开放性主观题为主,其难度略大于常规高考题,题目细分为中国古代诗歌、中国古代散文、中国现代诗歌、中国现代散文四个板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二、选文针对性强,试题原创性强我们根据近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和各省市高考卷所选诗文的特点与趋势编选诗文,注重选文质量,侧重名家文章。试题编制强调原创性、独创性,答案参照权威鉴赏辞典并经过学生实践后制定,确保试题与答案的准确性。另外试题、分值按照高考卷惯例设置,便于使用。~~~~~~~~~~~~~~~~~~~~~~~~~~~~~~~~~~~~~~~~~~~~~~~~~~~~~~~~~~~~~~~~~~~~古代诗歌与名句名篇(高中语文)/龙门专题作 者: 蒋念祖,陈国林 主编,孙国强 本册主编出 版 社: 龙门书局龙门专题》是针对中等程度及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研究开发的,尤其是对尖子生来讲,《龙门专题》是必备图书!这套书在设计上全面贯彻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中等程度的学生要特别注意:“知识点精析与应用”部分侧重夯实学生基础,重点在把基础知识讲细、讲透,适合为中等程度的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能力拓展”部分重点在于拓展学生思维,直接与中高考的难度、题型接轨,适合中等学生提高成绩。同步学习使用:《龙门专题》每一节内容都是按照教材的顺序编排的,因此可以随着教学进度同步使用,老师讲到哪里,就紧跟着做透哪一本专题。中高考复习:“基础篇”适用于第一轮全面复习,全面梳理知识点,从这一角度,专题比任何高考复习资料都要详细、全面:“综合应用篇”适用于第二轮专项复习,尤其是跟其他专题、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综合时,事半功倍。“万变不离其宗!”考试题目都是由基础知识演化而来的,因此基础知识是极其重要的,只有准确地理解、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才能灵活、轻松地应用和解题!使用《龙门专题》打基础,重点注意每节的“知识点精析与应用”,它分为三个小部分:知识点精析:可帮助学生更全面的理解重点,突破难点;解题方法指导:通过经典和新颖的例题帮助学生掌握解题规律和技巧: 基础达标演练:可以即学即练,便于巩固。“能力拓展”栏目是在牢固掌握基础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的,它同样包括三个小部分:释疑解难:以综合性,关联所学知识,并作深度的拓展和延伸;典型例题导析:最具代表性的例题、全面的思路分析、有的放矢的总结和反思,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思维拓展训练:完美的拓展训练设计,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知识点精析与应用”用于梳理知识脉络,掌握基本知识点;复习时侧重使用“能力拓展”栏目,这部分立足于教材,对中高考必考内容进行拓展提升,也包括了一些难点和失分率较高的内容。此外,“本书知识结构”、“本讲知识网络图”能帮助学生迅速快捷地掌握全部知识体系,提高复习效率。在中高考的复习备考中,还要注意:近年本专题知识在高考(中考)中所占分数比例,紧跟第二轮专项复习节奏使用。~~~~~~~~~~~~~~~~~~~~~~~~~~~~~~~~~~~~~~~~~~~~~~~~~~~~~~~~~~~~~~~~~~~~~决胜高考-古代诗歌阅读技巧作 者: 田福春,杜静卉 主编出 版 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决胜高考—古代诗歌阅读技巧》是《决胜高考》丛书中的一本,由北京海淀区中学语文专家精心打造。作者精心挑选了与知识方法相匹配的历届高考题及与高考有关的习题供读者练习。书中另附有2008年各地高考古代诗歌题,可以帮助考生提前进入备考状态,在考试中取胜。 本书从古代诗歌的分类、意象的分析、意境的分析、写作手法的分析、思想感情的分析、语言风格的分析六章节对诗歌鉴赏中所涉及的问题加以分类解说。每一分类中都包括三个环节:锦囊妙计、小马过河、恍然大悟。 本书侧重实用,可操作性强,省去了教师整理知识点、挑选习题的过程,可拿来即用。学生即便没有老师辅导也可以独立完成古诗鉴赏的复习。 本书可供中学生、职业高中学生和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及语言文字工作者使用,也适合中学语文教师备课时参考。 ~~~~~~~~~~~~~~~~~~~~~~~~~~~~~~~~~~~~~~~~~~~~~~~~~~~~~~~~~~~~~~~~~~~~~中国古代歌诗与当代歌词鉴赏作 者: 赵飞 编著出 版 社: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本书共十二讲。导言讲述了古代诗歌与当代歌词承上启下的渊源关系,旨在引导学生溯千年文化之流,饱览我国民族精神人文风光。第一讲至第十一讲,着重探讨了十个时下大学生至为关注亦为之困惑的问题。比如:如何看待进取不息的人格力量在时空坐标上的悲剧意义?女性至美的社会价值以及古代女性形象留给我们今天的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坦然地做到笑对人生宠辱不惊?怎样处理对精神和生活有着重要支撑作用的亲情和翃?经得起时空跨度考验的爱情方为真爱、至爱;从伟人光彩中的瑕疵看人物个性的丰厚性;“大我”、“小我”完美集合于一体方为最高至善之境界……。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学空间,教材在最

文章简介:摘要:在进行古代诗歌鉴赏的时候,注意关注题干中提供的朝代信息,关注诗歌的题目,尽可能全面的了解作者,解读诗句的具体含义,合理地补充、想象,总结明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关注所设问题的具体指向等鉴赏方法,可以提高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关键词:古代诗歌;鉴赏方法诗歌鉴赏是具体的一系列的过程,下面我们按照一首诗…摘要:在进行古代诗歌鉴赏的时候,注意关注题干中提供的朝代信息,关注诗歌的题目,尽可能全面的了解作者,解读诗句的具体含义,合理地补充、想象,总结明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关注所设问题的具体指向等鉴赏方法,可以提高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关键词:古代诗歌;鉴赏方法诗歌鉴赏是具体的一系列的过程,下面我们按照一首诗以及诗后的问题的顺序来详细的讲解诗歌鉴赏的具体操作方法。一、关注题干中提供的朝代信息试卷中的题干表述形式往往是“阅读下面一首×(朝代)诗,然后回答问题。”朝代的不同,国力的差别,往往会影响诗人的艺术风格,乃至形成相应的诗歌流派,表达类似的思想情怀。比如唐朝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在初唐时期,由于国体初建,百废待举,浮艳淫糜的南朝齐梁诗风不能适合时代的要求,诗人肩负时代使命,积极开拓诗歌的题材领域,创建清新刚健的风格成为诗人的追求。盛唐时期,唐帝国达到了繁荣昌盛的顶峰,一方面小康人家,一方开疆拓土,清秀的山水田园诗派和豪迈的边塞诗派应运而生。中唐时期,直面现实,兴利除弊,诗人仍然向往盛唐的强大。晚唐时期,兴国无望,诗人哀伤的情绪笼罩诗坛。试题中诗歌的作者,大多出自唐朝,知名度也比较高,学生一般不会陌生,所以对唐朝的历史一定要了解清楚,其他朝代的国家势力、民族矛盾等也应有所了解。了解朝代乃至某一时期的特点,就对诗歌的总体风格有了一个宏观上的了解,解答诗人的思想感情就有了一定的基础。二、关注诗歌的题目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看到一首诗歌后,马上就其诗句进行分析,根本不去关注诗歌的题目,结果往往答非所问。如:《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后问题是: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如果我们关注了题目中的“闻笛”,再加上第三句中的“闻”字,肯定会明白“闻”的对象——“折柳”是一种曲子名。再联想到“柳”与“留”的谐音关系,“折柳”的“惜别怀远”之意就会十分明了,如此,本诗所抒发的思乡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近试上张水部》(唐·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诗后的问题是: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如果我们不关注诗歌的题目,只是关注闺中琐事,那回答恐怕就差之千里了吧!同时本诗运用“比喻现意”的表现技巧也就无从谈起!《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后的问题是: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理趣”?如果只看诗句,无视题目,就无法正确回答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相关百科